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時政 > 正文

廈漳兩地協同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2024-11-01 09:01:27? 作者: 張珺 林欽圣?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跳出“一畝三分地” 優勢互補增實力

記者走進漳州,帶您看廈漳兩地協同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image.png

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由廈漳兩市合作共建而成,是閩西南協同發展的一個典范工程。

芯云谷園區位于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招商局集團在漳州大力培育的高科技產業園區。

東山縣澳角村立足漁村實際積極探索轉型發展,為閩西南協同發展區鄉村振興樹立了典范。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張珺 林欽圣 圖/記者 張奇輝

10月29日、30日,“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廈門日報記者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大型全媒體采訪活動走進第一站——漳州市。

10月的漳州,秋色宜人。

站在南濱大道429號招商局·芯云谷的寫字樓里,遠處的廈門雙子塔映入眼簾,從這里開車前往廈門海滄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到廈門島內也不超過1個小時。透過湛藍的海灣,兩岸鱗次櫛比的高樓格外顯眼,伴著海平面上拂過的微風,一幅協同發展的寫意畫卷徐徐展開……

在山海綠意間,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的重要一環從這里起筆,為產業合作“打樣”、為區域協同建制、為民生共富探路。廈漳兩地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在區域協同的維度下統籌規劃、合力建設、協同發展。歷經十年的探索和實踐,兩地的聯系由點及線,由線到面,產業協同更加緊密、人員往來愈發密切。

錯位發展

產業紅紅火火

140畝,這是閩西南·漳龍漳州智能制造工程e谷項目一期的總占地面積,這座以“閩西南區域標志性產業園”為建設目標的園區,由閩西南集團和漳州漳龍集團共同投資建設,距離漳州西高速路口只有500米的距離,離規劃的廈漳泉城際鐵路R1線站點也不過500米。以園區為起點,往廈門、龍巖、泉州、三明等地都相當便利。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深圳的企業——深圳民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福建公司落地該園區。在園區現場,兩棟4層高的廠房均已完成外立面施工,數十名工人正進行圍墻砌筑、道路鋪填等掃尾施工作業。閩西南漳州公司智造e谷總經理卓歸里介紹,今年年底,企業廠房的內部裝修即將完成,明年初即可實現投產,未來5年內的總產值預計超過35億元。

這是廈漳兩地深度合作發展產業園區的一個典型例子。隨著兩地的往來更加密切、便利,廈門與漳州的產業互補優勢也逐漸顯現,速云電商的創始人肖紅艷就有很深的感觸,這家總部設在廈門觀音山的電商企業不久前把服務運營部門設到了位于漳州開發區的招商局·芯云谷園區,廈漳往來的便利性和較低的運營成本是吸引她來到園區的主要因素。公司50多人的服務運營團隊已經在芯云谷常態化辦公。

在芯云谷內,兩地協作的元素也隨處可見——園區食堂由廈門大學后勤集團運營,幾乎全年無休;元翔空港快線每天有6個班次的班車定時往來于園區和廈門島內。

如今,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到臺商投資區,再到漳州主城區,兩地合作的產業項目數量十年來持續攀升,它們孕育著廈漳兩地協力做大產業蛋糕的希望,也是兩地在產業發展上錯位布局、協同推進的生動實踐。兩地立足各自的產業優勢,推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互補共進,持續提升產業發展的硬核實力。

互聯互通

往來熙熙攘攘

13.842公里,是漳州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上存水庫的水流往廈門灌口許莊的總里程。

2020年3月,奔騰而下的龍津溪水一路歡歌涌向上存大壩,標志著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基本建成,為閩西南協同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是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福建近十多年來第一個獲得國家批準的大型水庫項目,由廈漳兩市合作共建而成。水源來自泉州,蓄水地設在漳州,主要為廈門和漳州周邊區域供水,是閩西南協同發展的一個典范工程。

在上存水庫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水利工程通過攔河壩攔蓄九龍江支流龍津溪的水,跨流域調水至廈門市后溪石兜水庫,向廈門供水,并與北溪引水工程實現水量互補、安全備用,同時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年均可向廈門提供約2億立方米優質原水。

作為“廈門第二水源”,該水利工程的投入運行,有效緩解了廈門中遠期水資源供需矛盾,提高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還將進一步改善龍津溪中下游平原的灌溉條件,提升周邊地區生態環境水平和生態旅游條件。

9.8公里,是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的里程。

該段軌道交通工程于2019年12月26日全面開工建設,是首條由廈門、漳州兩市共建的地鐵線路,共設7座車站。項目無縫接駁廈門地鐵6號線,是繼廈漳同城大道后,連接廈漳兩地的新通道和新動脈。

“共飲一江水,同坐一趟車”。該段軌道交通工程建成通車后,對于加快閩西南協同發展,打造廈漳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具有重要意義。

拓展新路

電商通達八方

滿載而歸的漁船、游人如織的漁村、香味撲鼻的海鮮……這個秋天,東山澳角村的村民比以往同期要忙碌得多——靠海吃海的澳角人迎來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和考察團,一頓海鮮是村民們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道。

天還沒黑透,沈清梅的海角城海上餐廳就開始熱鬧起來,她用閩南話老練地為客人介紹海鮮,開了6年的漁排餐廳,以新鮮和口味聞名,饕客們對老板娘早已信任有加。前不久,她專門定制了菜單掛在點餐區的顯眼位置,“本地人幾乎都不用菜單的,但外來的游客多了,大家難免擔心海鮮的價格,干脆就弄個菜單,讓大家放心消費。”

村莊的變化,沈清梅從餐廳的生意里就能明顯感受到。每到周末自駕的車子幾乎會把漁港邊的停車位占滿,她的餐廳里則聚滿了慕名而來的客人,“你們廈門來的也不少。”她笑著說。

村子越來越出名,村民們開始考慮在村口給自家的海鮮干貨打廣告。近年來,澳角村村民創辦了水產品加工廠、制冰廠等50多家企業。不少漁民干起海鮮電商的生意,林澤欣就是其中之一。

1999年出生的他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隆興水產的總經理。從父輩手里接過海鮮的生意,他來了一次大膽的改革——從生產銷售海鮮凍品、冰鮮改成海鮮干品,“主要考慮電商銷售的需要”。學直播、拓渠道、建展廳,一切準備就緒后,他的電商銷售平臺正式搭建起來,一批批海鮮干品從澳角村發往全國各地。“父親管理的時候,年銷售額能到2000多萬元,希望我不會比他差。”林澤欣說。

澳角村黨委副書記沈瑞東介紹,如今,澳角村已有電商企業117家,去年銷售額達3.5億元。全村4000多人中,電商產業人才達500多名。澳角村也順勢打造了“電商民宿一條街”,配套體驗式海釣和餐飲項目,一條集吃住購娛于一體的文旅產業鏈正在澳角村形成,也讓村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澳角村村民用智慧和雙手實現了生活華麗蝶變,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立足漁村實際,澳角村積極探索漁業轉型、電商銷售和漁旅融合發展等,也為閩西南協同發展區鄉村振興樹立了典范。

點擊

招商局·芯云谷

芯云谷園區位于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招商局集團在漳州大力培育的高科技產業園區。園區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包含軟件及信息服務、工業互聯網、數字文化服務、電子商務、食品等“三新”產業,截至當前,已有236家企業/項目入駐園區,其中數字經濟產業聚集度達59%。

目前,華為、中關村e谷、中軟國際教育等行業龍頭企業已入駐園區,另有勝澤泰、谷鳥探鮮、易千網絡等高新、優質企業蓬勃發展。同時,園區成功打造一家省級眾創空間、一家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整個園區已初步形成“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成長、小微企業孵化”的產業生態。

澳角村

澳角村位于福建省東山縣東南突出部,全村918戶4103人,由澳角、湖雅、大帽山三個自然村組成,村黨委下設6個黨支部,黨員162名。目前,村子已經形成海洋捕撈、水產品養殖、海產品加工、電商微商、鄉村旅游五個主導產業。2023年,全村社會總產值15.5億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73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萬元。

閩西南·漳龍漳州

智能制造工程e谷

閩西南·漳龍漳州智能制造工程e谷園區位于漳州市薌城金峰開發區,總規劃用地面積約1000畝,計劃總投資50億元,是福建閩西南城市協作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與福建漳龍集團有限公司兩大國企強強聯合在漳州共同打造的第一個智能制造產業園。

園區著力發展高端制造與研發產業,打造集智能化生產、智能化服務、辦公服務、展示交易服務、物流服務、生活服務等于一體的智能制造產業社區。落戶企業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作為主導產業,目前已引進深圳民翔半導體、福建鵬創制造、福建信天立電子等優質企業。

長泰枋洋

水利樞紐工程

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是廈漳兩市共同依托九龍江流域,實現跨區域、跨流域水資源配置的重要工程,是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位于長泰縣枋洋鎮和廈門市集美區,由上存水庫、尚吉電站、溪口閘壩、溪口至許莊引水隧洞等組成。

工程建成后,年均可向廈門供水約2億立方米,屆時與九龍江北溪引水共同承擔廈門市供水任務,實現水量互補,以緩解廈門市中遠期水資源供需矛盾,提供城市供水安全保障。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