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福建日報廈門觀察 > 正文

傳承弘揚“嘉庚精神” 做活廈門“僑”文章

2024-10-18 16:38:08? 作者: 田圓??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擦亮文化名片

厚植嘉庚研究沃土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們似乎很難找到這種以人名作為建筑式樣的命名方式,也似乎很難再找到像嘉庚建筑這樣的載體——它既作為地方風貌象征,又承載著廈門獨特的歷史記憶和精神品格,與整座城市的血脈關聯如此緊密:嘉庚瓦、燕尾脊、紅磚墻、坡屋頂……嘉庚建筑,不僅記載著以陳嘉庚為代表的愛國華僑愛國愛鄉、投資興學的豐功偉績,也展示著嘉庚先生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的生態意識以及“能與世界各大學相頡頏”的偉大宏愿,更發揮著引領全體中華兒女凝心聚力、團結奮斗的作用,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時代價值。

十年來,廈門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集美校友總會重要回信精神,從“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的戰略高度,通過科學規劃、立法保護、普查摸底,加大僑鄉文化保護開發力度,扎實做好嘉庚建筑保護利用,不斷擦亮“嘉庚精神”,積極啟動嘉庚教育遺產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前期工作。集美校委會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參與集美學村建設和嘉庚建筑的修繕,據不完全統計,共修繕嘉庚建筑20余棟。

在修繕、保護的過程中,廈門堅持守正創新,突出時代性,做好活化利用,陳嘉庚紀念館先后獲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民營經濟代表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及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崇儉”“克讓”等嘉庚建筑樓名,持久地發揮著“以文化人、潤物無聲”的熏陶教化功能;廈門大學成為“中國最美大學”;集美學村成為時尚文化地標、網紅打卡勝地……此外,還創新開發運用數字化平臺,推出陳嘉庚紀念館數字展廳,構建線上線下傳播體系,厚植“嘉庚精神”研究沃土。

一批批“陳嘉庚研究”的新秀不斷涌現,進一步壯大了弘揚“嘉庚精神”時代價值的隊伍。2014年來,廈門市還先后舉辦“嘉庚講壇”“陳嘉庚國際學術研討會”等高層次研討會議37場次,出版《世紀輝煌——集美學校百年歷史圖集(1913—2013)》《校主·母校·校友》《廈門集美學村》《集美學校校史(2013—2023)》等嘉庚精神相關書籍數十本,發行《集美校友》66期、56.1萬冊,借學術之媒,將“嘉庚精神”的種子播撒至天涯海角。

近年來,以陳嘉庚為題材的優秀圖書和影視作品層出不窮,《陳嘉庚傳》《陳嘉庚的故事》《少年陳嘉庚》《嘉庚家風家訓》《廈門大學嘉庚建筑》《集美學村的先生們》《名人筆下的陳嘉庚》《陳嘉庚先生印象記》《江山——陳嘉庚與中國共產黨》《嘉庚組歌》《僑女日記》《僑批》《嘉庚頌》以及《陳嘉庚》交響曲等相繼出版、演出;“同向 同心 同行——陳嘉庚與中國共產黨”“集美學村——紀念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10周年暨集美學村命名100周年”等展覽先后舉辦;以“嘉庚”命名的實體,如“嘉庚號”科考船、“嘉庚一號”火箭、“嘉庚號”地鐵列車組、嘉庚劇院、嘉庚書房、嘉庚書苑等也紛紛進入大眾視野。

10月15日,《廈門市嘉庚教育遺產保護辦法》正式發布,根據該《辦法》規定,自今年起,每年的10月21日確定為“嘉庚教育遺產日”。鼓勵公眾參與,包括推進有關場所向公眾開放、鼓勵捐贈文獻資料、鼓勵專家學者開展研究、鼓勵居民開展有關文化活動、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鼓勵活化利用,通過舉辦各類學術活動、進行文學影視創作、開發舉辦文化體驗活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等多種形式對嘉庚教育遺產進行活化利用。

據悉,接下來,廈門市還將推動與龍巖、三明、泉州等地建立嘉庚教育遺產協同保護機制,在嘉庚教育遺產傳承利用方面加強聯動協作,促進區域合作與交流。

涵養僑務資源

同圓共享中國夢

9月27日,廈門大學校友企業家與馬來西亞企業家在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舉行交流,并就如何弘揚“嘉庚精神”,攜手合作達成共識。

交流會上,中馬企業家圍繞《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探討兩國的投資環境及相關政策法律,交流雙方合作的前景、空間、機會等。雙方達成共識,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兩國企業家更應弘揚“嘉庚精神”,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以全球視野推動企業發展,共同推動中馬經濟文化交流。

“希望此次交流活動能促進企業界弘揚‘嘉庚精神’,攜手合作,為社會、教育作出更多貢獻。”出席當日交流會的陳嘉庚曾孫陳銘表示。

以文化交流、慈善公益、宗親聯誼等為紐帶,多年來,廈門市與嘉庚后裔、嘉庚學子、海外僑團保持長期友好往來,加強交流合作,保持與海外重點僑社僑團常態化聯系,傳播、展示中華優秀文化,依法維護僑益,惠僑暖僑,不斷深化為僑服務各項舉措,推動僑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2018年6月,廈門市在全國首創成立了“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廈門聯絡總部”,目前已有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119家海外僑團登記入駐,聯絡總部成了僑團聯誼交流、招商引資引智、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窗口。

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自1998年起,每逢集美學校“逢五”“逢十”校慶之年,廈門市均組織陳嘉庚后裔團回國參訪,迄今已先后組團11次,赴京拜會中央統戰部、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中國僑聯等部門,并到重慶、延安、西安等地參訪,重走“嘉庚之路”。今年,廈門市還啟動“南僑薪火”嘉庚后裔線上學中文培訓班,加強這一特殊群體的海外華文教育。借助“嘉庚精神”的獨特影響力,與新加坡陳嘉庚基金、新加坡怡和軒俱樂部、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林連玉基金、緬甸孔子學院、馬達加斯加華商會等近30個海外社團保持經常性交流往來,在公益助學、學術講座、展覽交流、研學參訪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自2014年起,廈門市不定期舉辦由陳嘉庚先生長孫陳立人發起的“四驅萬里誠毅行”系列活動,邀請來自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車隊,從嘉庚故里發車,穿越中國、緬甸、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路尋履嘉庚足跡;2016年,創作交響曲《陳嘉庚》,由廈門愛樂樂團演奏,并將樂曲帶往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為當地華僑奏響祖國盛世樂章;2023年,將“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陳嘉庚生平事跡展”送往11所香港學校巡展……多年來,廈門市共在境外舉辦了數十場涉僑主題展覽,以文化紐帶筑牢海內外華僑華人共同的“根、魂、夢”。

僑聯四海,同心筑夢。今天,“嘉庚精神”已然成為聯結傳統與現代、國內與海外的橋梁,不僅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內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也有助于進一步團結和引領海外華僑華人,從多個領域和層面進一步回饋鄉梓、回饋祖(籍)國,更好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同圓共享中國夢。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