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教育 > 正文

?9月開學季 廈門“花式”宣傳文明餐桌新風尚

2024-09-30 08:12:27? 作者: 沈彥彥?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9月開學季

廈門“花式”宣傳文明餐桌新風尚

廈門日報訊(記者 沈彥彥 通訊員 饒抗 陳星穎 孫宇杰9月是開學季,在廈門,一場意義深遠的“光盤+課堂”火熱開展。市委文明辦、市商務部門及教育部門等協同聯動,以開學季為契機,多形式、多維度宣傳“文明餐桌 光盤行動”, 通過“非遺傳美德 節約進校園”等特色課堂創新嘗試,讓文明之風、節儉之美深入人心。

“非遺+課堂”傳美德

創新文明餐桌教育模式

廈門薄餅、同安封肉、揚州炒飯、北京烤鴨……這些非遺美食和“文明餐桌”將擦出什么樣的火花?在廈門華昌教育集團天安校區,一堂特殊的創新課堂正在開展。

“先輩們是怎么踐行節儉美德理念的?一些非遺美食給了我們啟示?!闭n堂上,老師說, 每逢春節、清明、三月節,廈門許多居民都有吃薄餅的習俗,在制作薄餅過程中,不同部位、不同種類的肉菜都能被合理地運用到餡料中,做到物盡其用;此外,將面粉做成薄如紙張的餅皮,便于食用又不浪費,非遺美食也展現了中華民族厲行節約的美德。

“揚州炒飯,作為非遺美食,注重對各種食材的精準搭配,不浪費食材。哪怕是一些邊邊角角的食材,如火腿的碎末、蔬菜的余料等,都能在揚州炒飯中找到合適的位置,變成美味的一部分?!币晃煌瑢W告訴記者,課堂將非遺與美德教育相結合,許多傳統非遺項目本身都蘊含著節約的理念?!袄缰窬幖妓嚨确沁z項目,既環保又實用,這體現了古人對材料充分利用,厲行節約的生活智慧。”

廈門華昌教育集團天安校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開學伊始,學校不僅通過國旗下講話向全校師生發出“文明餐桌”的倡議,而且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課,以“非遺+課堂”傳美德為特色創新文明教育,結合非遺美食、非遺藝術課等,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古人的智慧和美德。

“食堂+課堂”吹新風

助力傳播文明餐桌理念

在廈門市的許多食堂,團餐企業積極參與的“光盤行動”同樣成效顯著。今年來,廈門市商務局指導廈門團餐協會,在重點團餐企業開展“文明餐桌”系列活動試點,福建食悅集團等企業通過“食堂+課堂+實踐”的模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活動,助力傳播文明餐桌理念。

哪些菜更受喜愛?不同菜品的消耗量有什么區別?福建食悅集團通過“大數據”和信息化,對用餐人數、菜品進行精準統計,精心打造“喜好菜譜”,從源頭上推進信息化升級,做好厲行節約工作。同時,精細服務,按需打菜,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等服務,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貢獻力量。

在廈門華昌教育集團天安校區,光盤每日“打卡”正在進行,師生們參與到“光盤打卡榜單”中,通過“食堂·家”行動,打造“食堂+”文明,提升午托生光盤率。學生們競奪“光盤小達人”,還能獲得表彰、食堂代金券等獎勵。成效不僅體現在校園內,學生們養成良好習慣,也成為家庭文明餐桌的“小使者”。

此外,福建食悅集團在多個食堂精心策劃美食課堂實踐、勞動技能大賽、“食悅食育光盤消消樂大比拼”等,讓學生在樂趣中培養“大食物觀”。

“節約+愛心”顯擔當

讓“節約即奉獻”理念深入人心

近日,在廈門市舉行的2024年教師節慶祝大會上,廈門表彰了“捐資興學先進集體和個人”,福建食悅集團做為“捐資興學先進集體”,成為廈門團餐企業愛心和擔當的代表。

2021年,福建食悅集團啟動食悅教育基金,與廈門市教育基金會共同助力“愛心廈門”建設。食悅教育基金成立后,重點扶持困難大學生,大力扶持中華傳統剪紙藝術,關懷弱勢群體,扶持特殊教育學校,還定期走進廈門各大養老院、兒童院,一對一結對幫扶。除了食悅教育基金之外,食悅集團持續捐助,大力支持廈門教育基金會等慈善團體發展。

這樣的愛心氛圍同樣傳導到了食堂中,“節約即奉獻”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來,廈門“光盤行動”不斷深入推進,創新載體和形式,點亮文明之光,傳承節儉之美,成效更加顯著。1—9月,文明餐桌活動不斷拓展場景和領域,如積極送餐桌文明進商圈進食堂進社會,結合“一節一主題”推進“光盤惜福”系列活動,走進2024廈門國際啤酒節等。

據悉,接下來,廈門還將繼續結合十大夜地標評選及十大名店名廚名菜名小吃評選、米其林指南發布等盛況,多維度宣傳“文明餐桌 光盤行動”,讓光盤行動走心更走新。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