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經濟 > 正文

廈門產城創新發展大會昨舉行

2024-09-06 08:50:50? 作者: 林露虹?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跨越“鴻溝”

讓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發展新質生產力,跨越科技成果轉化鴻溝是重要課題。此次簽約的7個產學研項目就瞄準這一痛點,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水平。

中國科學院、武漢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將在位于翔安南部新城片區的廈門科學城未來產業創新基地,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推動科研成果中試、小批量生產,促進新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其中,中科廈門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依托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搭建。作為中國科學院在廈門的唯一直屬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經過18年的發展,已積累了一批豐碩的科研成果。同時該研究所也將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協調中國科學院的高端科技資源在廈門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接下來,基地將圍繞科技研發、成果轉化、院企對接、科創服務以及組建基金等目標開展工作,不斷推動廈門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如果說原始創新是‘從0到1’的突破,那么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將致力于實現‘從1到100’,打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被鹁婕瘓F有關負責人表示,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有很長的路要走,火炬集團將發揮國企的制度和資源優勢,從要素保障、應用場景支持等多個維度,為入駐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優質服務,搭建好促進企業家與科學家共通共融的有效平臺。

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中入駐,也將放大各自的學科優勢和科技創新資源,吸引高水平人才匯聚。未來,在廈門科學城未來產業創新基地這一創新高地上,一項項高校科技成果將從實驗室走出,成為“生產線”上的產品、大市場里的商品,為廈門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

“活水”澆灌

耐心資本與產業共成長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此次大會上,總規模43.5億元的7個基金項目簽約落地,將圍繞我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以耐心資本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總規模20億元的廈門海洋高新產業發展基金項目備受關注。該基金作為市級引導基金,由火炬集團旗下火炬創投和光大控股作為基金管理人,將發揮“四兩撥千斤”撬動效應,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投向海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廈臺漁業合作項目、海洋三所、集美大學、福建海洋創新實驗室等大院大所實驗室的孵化項目,及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型企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我市海洋類科技創新產業可持續發展。

截至目前,火炬集團在投在管的基金總規模超200億元。旗下火炬創投作為省內最早、最成熟、最專業的相關股權投資機構之一,已助力39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不僅當好基金“大管家”,也要做好項目“服務生”?;鹁婕瘓F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提升精細化管理與投后服務水平,為創新型企業加油助跑,強化資本賦能服務產業轉型升級。

謀“新”論“質”

院士專家分享前沿觀點

簽約活動后的主旨演講環節,院士專家及企業界、投資界代表齊聚一堂,分享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洞察與思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賀泓帶來主旨演講“打造自凈城市 建設新質廈門”。他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國家科技前沿等方面分析了自凈城市建設的必要性,并以人工強化臭氧直接分解技術和相關應用為例子,闡述了自凈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它以創新為主導,追求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辟R泓院士建議,廈門要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發揮經濟特區優勢,把生態優先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領域全過程,走出一條生態環境“高顏值”、經濟發展“高素質”的綠色轉型之路。

生物制造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賽道近年來備受關注。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邵宗澤在“深海基因資源開發的機遇與挑戰”主題演講中表示,深海生物遺傳資源利用,將開辟生命科學與生物制造新賽道。他建議建立深海遺傳資源市場化管理機制,圍繞產業開發需求,成立新型研發機構,為產業鏈創新提供源頭活水。

國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研究部總經理馬文揚結合大模型、智能體等最新科技熱點,深入分析了新質生產力概念內涵,并就“如何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長周期價值創造”分享觀點。

聚焦前沿技術,碰撞思想火花。這也是火炬集團連續第三年邀請院士專家開講,通過常態化舉辦科技交流活動,為廈門科創產業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