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齊聚廈門集美 探討“嘉庚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和發展”
2024-08-25 16:4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圓桌分享會(霍雨露 攝) 東南網8月25日訊(記者 李霖 實習生 霍雨露)今年是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為緬懷嘉庚先生卓越貢獻,賡續傳承嘉庚精神,8月24日,廈門市第十五屆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論壇在嘉庚故里集美舉辦。 此次論壇圍繞“‘致敬嘉庚·春風化雨’——嘉庚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和發展”主題,邀請相關領域多位專家學者交流經驗、碰撞觀點,共同探討新時代下教育強國、文化興盛與社會發展的新路徑。 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黨委書記李永松表示,集美是陳嘉庚先生的故鄉,更是“嘉庚精神”的領航基地,“嘉庚精神”中的愛國理想、樂于奉獻的品質與抱誠守真的精神,是值得后人不斷傳頌與學習的優秀精神品質。面對當下世界格局,深入挖掘“嘉庚精神”中的寶貴財富,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南昌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新國則從“嘉庚文化的三個層次”著眼,引經據典,講述了從“嘉庚精神”到“嘉庚學”再到“嘉庚文化”的發展歷程與形成機制,強調了“嘉庚文化”對于中國、東亞,乃至世界發展的重要意義與當代價值。他表示,陳嘉庚先生一生無私奉獻、樂業興學,留下了令人敬仰的寶貴精神財富,將激勵更多后人去繼承、弘揚,令“嘉庚文化”煥發更奪目的時代光彩。 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薛秀軍分享了自己近期的研討課題《“嘉庚精神”的生成邏輯、科學內涵與文化價值》。他分析了“嘉庚精神”形成的時代背景,并認為弘揚“嘉庚精神”,有助于引導海內外中華兒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更開放的心態對待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助力實現中華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嘉賓主旨演講(霍雨露 攝) 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少涵以《釋“南強”——兼談嘉庚先生的君子精神》為題作分享。他從嘉庚先生的辦學經歷講起,見微知著地闡釋了“南方之強”精神與陳嘉庚先生君子精神的共鳴與聯系,重溫那個年代背景下閃爍著崇高理想主義光芒與光輝愛國色彩的嘉庚精神,以及其為后世后人樹立的優秀道德典范。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臺灣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林安梧圍繞《陳嘉庚先生的“家國情懷”與“世界大同”》進行演講。他結合自身生于福建長于臺灣的經歷,指出了“孝悌慈”是中華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最重要因素。 在稍后舉辦的圓桌分享會上,現場嘉賓還結合自身工作與學習生活實際,分享了“嘉庚精神”對于他們的深刻影響,闡釋了在當代社會繼續發揚與探索“嘉庚精神”的時代意義。 現場還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追憶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跡與善行偉業。廈門市朗誦學會帶來朗誦節目《永不離開的陳嘉庚》,字字鏗鏘、擲地有聲。廈門市亞圣藝術團帶來南音表演《嘉庚頌》,述說嘉庚精神,講述嘉庚故事。 此次論壇由廈門市社科聯、廈門市社科院指導,廈門市集美區社科聯主辦,福建省孟子書院、華僑大學孟子文化傳播中心承辦,華僑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北京孟子書院、民建集美基層委、廈門市集美區誠信促進會、福建省孟子文化發展促進會等協辦。 論壇現場(霍雨露 攝) 南音表演《嘉庚頌》(霍雨露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