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工業遺韻煥新彩 三線精神繪長卷
2024-08-19 11:31:16?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集美大學“尋訪三線,逐夢今朝”實踐隊探尋三線歷史(集美大學供圖) 東南網8月19日訊(通訊員 林嘉怡 王安琪 楊艷)為銘記福建“小三線”建設的輝煌歷史,推動工業遺址保護利用,近日,集美大學“尋訪三線,逐夢今朝”實踐隊再次前往福建龍巖、三明開展實踐。 師生扎根一線,立足三線建設的歷史與現狀,以實地調研、走訪座談、文化宣講、IP文創設計等形式,深入閩西“小三線”工業遺址、相關企業及村鎮,積極探索其歷史進程及發展路徑,為福建“小三線”遺址的保護利用及鄉村文旅的經濟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于山鄉間探發展、謀新篇 “小三線”建設是福建當代史上熠熠閃光的一段記憶,留下了豐富的工業遺產。工業遺產所具備的特定時代的景觀與內涵,是展示工業發展歷史生動的“博物館”。 兩年來,集美大學“尋訪三線,逐夢今朝”實踐隊先后走訪龍巖長汀、三明寧化、清流、沙縣以及廈門同安等十余地,通過高校、企業、政府有機融合,促進福建“小三線”工業遺址活化利用、三線精神弘揚推廣及服務鄉村振興潛能發掘。實踐隊圍繞工業遺產與當地發展的實際情況,運用多種學科視角,開展八場實踐座談,收集數十份口述史料,發表十篇實踐推文、三篇人物專訪稿,同時以“聚焦小三線,推動遺址利用”為主題開展宣講,充分踐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挖掘文化內涵、打通活化“堵點”、賦能鄉村振興方面作出了青年學子的貢獻。 團隊還積極與三明市寧化縣等當地政府聯系,針對當地“小三線”舊址的發展現狀,共同探討可行的保護及活化利用方法。同時,實踐隊也在當地展開了相關主題宣講,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工業遺址的古往今來、隊員對遺址參觀的切身感受、對遺址保護利用的未來展望等。 于企業中掘文化、興經濟 時過境遷,一些曾經的三線工廠在面對時代發展的挑戰下,積極探索利用自身蘊藏的蓬勃生命力,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實踐隊先后考察了福建紅旗機器廠、福建兵工裝備有限公司、福建海峽科化股份有限公司永安分公司等地,在深切感受那段歷史的厚重與輝煌的同時,學習了解其發展的經驗方法。 在走訪幾家公司后,實踐隊與當地政府及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了解其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體悟出“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的內核,并對此進行宣傳和弘揚。 另外,團隊還對三線時代的親歷者前永安機械廠黨委書記鄭培梓和前廠辦副主任周慧菊進行了采訪。在訪談過程中,鄭培梓、周慧菊對實踐隊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與贊揚,言辭中充滿了對年輕一代探索歷史、傳承精神的欣慰與鼓勵。鄭培梓深情地表示:“看到你們這群年輕人如此認真地追溯三線建設的足跡,我深感欣慰。你們不僅是在回顧歷史,更是在為新時代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你們對‘三線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積極傳播,是對我們那一代人奮斗精神的最好繼承與發揚?!?/span> 從調研三線遺跡到弘揚三線精神,從深入社會到融入社會,實踐隊員用行動書寫青春,展現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未來,集美大學“尋訪三線,逐夢今朝”實踐隊將秉承“誠毅”校訓,持續關注福建“小三線”遺址的保護與利用工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