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福建日報廈門觀察 > 正文

廈門:以“心”連“新”傳遞溫暖

2024-08-08 09:41:58? 作者: 林澤貴 林梓健?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廈門市通過打造“一個機制、一個中心、一個保險、一個系統”,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創造更好發展環境、職業環境——

以“心”連“新”傳遞溫暖

在廈門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中心思明分中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在社工老師指導下做暑假作業。

在廈門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中心云調解數字仲裁庭進行的遠程調解

位于湖里區后埔社區的勞動綜合服務基地

東南網8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林梓健 文/圖)他們是騎手,穿梭于大街小巷,傳遞人間煙火;他們是司機,網絡下個訂單,安全送你到家……無論酷暑抑或嚴寒,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奔波在大街小巷,成為我國新增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做好這個勞動者群體的權益保障,為他們創造出更好的發展環境、職業環境?近兩年來,廈門在暢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渠道、加大職業傷害保障、加強便利場所建設、加強人文關懷、探索“零工市場”就業服務等工作上持續發力,通過打造“一個機制、一個中心、一個保險、一個系統”,初步形成具有廈門特色和創新意義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模式,不斷增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協同聯動,構建強力保障機制

夏日炎炎,快遞員小李因工資發放問題與公司產生糾紛,心急如焚。就在他感到無助時,廈門市快遞員和外賣騎手權益保障工作專班迅速介入。經過多部門的協同努力,小李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廈門的街頭巷尾,配送員、網約車司機、家政服務人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身影忙碌而活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廈門市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32萬余人,其中配送和快遞行業(騎手)約10.6萬人,網約車司機約15.4萬人,家政服務人員約4.8萬人。如何在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的同時,持續加強這龐大就業群體的權益保障,是一道需要廈門市委、市政府細致解答的民生考題。

2023年2月,為更全面、更深入地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廈門成立了由市委領導牽頭、27個民生服務行業主管(監管)部門和職能部門組成的快遞員和外賣騎手權益保障工作專班,以“一個機制”為引領,有效發揮多個部門協同力量。

按照這個機制,多個部門協同合作,出臺了一系列操作性強的創新政策舉措。如,在維權方面,人社部門推出可一站式案件受理、糾紛調解、法律援助的服務平臺,為勞動者開辟了便捷高效的維權通道;在公共服務方面,市政園林局和文旅局等成員單位積極行動,建設“愛心驛站”和戶外驛站,提供深夜圖書館、公益性演出等服務,豐富勞動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個人提升和職業榮譽方面,總工會舉辦學歷提升專班,紅十字會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公安交通相關部門組織評選“遵規守法好騎手”,全方位提升勞動者的素質和職業榮譽感。

在此基礎上,專班形成《廈門市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若干措施》,并于7月21日以廈門市委、市政府兩辦名義下發,進一步拓展和加強保障范圍、人文關懷和改革創新,在全國率先高規格構建起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機制支撐。

便捷高效,提供一站式維權服務

8月1日,午后高溫。湖濱南路廈門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中心思明分中心暨思明區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站里提供免費的茶水、手機充電等服務。來自湖南的19歲美團騎手歐陽佳雄是服務站的常客,趁著配送間隙進去歇腳。他說:“坐在椅子上吹著空調,疲憊感頓時一掃而光。”

廈門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中心思明分中心暨思明區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是思明區人社部門2023年底聯合區總工會等單位建成的全省首個縣區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中心,覆蓋轄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2.1萬人。除調處化解新業態勞動者勞動糾紛、提供休息落腳點等外,還積極打造職工關愛“新驛站”,為轄區騎手、快遞員等“暑期子女看護難”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托管服務,免費照看配送員子女。“解決新就業形態群體后顧之憂,讓他們在廈門更有歸屬感。”服務站負責人李福城說,中心2023年以來共舉辦公益活動54場,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4800余人次。

靈活自主、形式多樣的新就業形態帶來了更多就業新崗位,為城市帶來活力。但同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雇傭關系模糊、權益保障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為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權益保障服務,廈門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中心于2023年9月13日揭牌成立。這是全省首家、全國領先的專門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實體化、綜合性服務平臺。

走進位于勞動力市場大廈二樓的廈門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中心,一個個服務窗口井然有序。該中心引入法律援助工作站、工會調解工作站、政府部門服務站點、平臺企業服務站點等,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案件受理、糾紛調解、法律援助、就業創業、求職招聘、技能提升等“一站式”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中心運營以來,線上與線下受理、調解并行,截至今年7月底,辦理案件數978件,其中工資類案件686件。今年,廈門在條件比較成熟的思明區和湖里區建立分中心,并計劃逐步擴展到各區,讓更多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享受到貼心的服務。得益于權益保障服務中心提供的支持,騎手們的權益得到了更好保障。去年,歐陽佳雄在送餐途中摔傷,在思明區分中心的幫助下,他不僅只花了800多元,還獲得保險和公司的賠付。“工作中遇到難題,都會向中心求助。”他說。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廈門正在加快建設全國首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信息化服務平臺——廈門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信息系統。“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工作時間比較不固定,平臺可以實現‘云調解’,讓這個群體的維權更便利。”平臺技術負責人黃健介紹,這一平臺7月試運營時,就幫一名離職騎手和用工單位實現了遠程調解,解決雙方的工資糾紛。據悉,平臺完全建成后,將實現權益保障、公共服務、監測預警和決策分析支持的一體化管理,有效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平臺整合多部門資源,讓新就業形態用工管理及勞動者權益保障等公共服務在“一張網”上運行,其中既有“云課堂”,勞動者可以免費學習職業技能、職業安全保護等內容,也有“生活地圖”,可幫助勞動者就近尋找愛心驛站。通過該系統,還可監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情況,為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參考。目前,權益保障公共服務首頁、勞動用工備案、技能培訓、維權保障、益鷺保模塊已上線。

多元保障,提增關愛溫度和力度

前不久,在集美區一家工廠打零工的楊先生操作機器時不小心被割傷。正當他為高額的醫療費用憂心忡忡時,得知上崗前工廠就為他購買了“益鷺保”,保險期限7天,保費2.8元。治療結束后,楊先生按程序申請理賠,7037元理賠款一天內就完成支付。

“益鷺保”是廈門市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量身打造的專屬職業傷害保險,于2023年9月率先全省推出。這一保險通過“政府引導、財政補貼、商業運作”的模式,不限戶籍、不分行業類別,按日參保、按日計費。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每人每天只需支付0.4元的保費,就可享受最高40萬元的保險保障。8月1日,餓了么騎手周志勇跟同事一起特地前往窗口咨詢“益鷺保”辦理事宜。他說,自己平均每天有七八個小時在路上跑,多一份保障讓自己和家人更安心。

截至7月31日,“益鷺保”投保時長共計171.53萬天次,參保人數17916人。“益鷺保”不僅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了職業傷害兜底保障,還進一步分散了平臺企業的經濟風險。其靈活就業人員意外傷害保險工作被《國務院通報》列為地方工作經驗亮點,并被評為2023年福建省金融創新項目。

不僅如此,廈門市、區兩級工會還為超2.1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購買人身意外險,撐起職業安全的堅實防護網;廈門市總工會聯合廈門開放大學首次開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學歷能力提升專班,專班學員學費全部由市總工會、廈門開放大學共同分擔。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以新就業形態為代表的靈活就業發揮了重要的就業蓄水池作用。”廈門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廈門人社部門將攜手相關部門,著眼于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持續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急難愁盼”,著力及時化解勞動爭議、實施暖心關愛舉措等,通過多方共同努力,進一步提供多元保障,讓更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廈門工作安心、舒心。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