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田洋村:花海出圈 甘蔗“爭霸”
2024-08-07 09:24:43?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花海出圈 甘蔗“爭霸” 同安區田洋村發展特色產業,激活鄉村文旅經濟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健華 通訊員 鄭素描 陳志靈)盛夏時節,同安區西溪流域的水面上漂浮著一條條天鵝船、腳踏船、雙人皮劃艇,一陣陣戲水聲不時傳來。連日來,不少市民來到大同街道田洋村體驗“溪游同安”項目,歡度親子避暑時光。 田洋村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村”,在同安鄉村旅游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近年來,這個典型的城中村,接連打造了“甘蔗哥”“愛拼食堂”“田洋市集”等鄉村振興載體,村集體經濟收入從十幾年前的幾萬元,增長到去年的80多萬元。 一根甘蔗撬動特色產業 拓寬鄉村旅游發展路子 今年春天,田洋花海火爆“出圈”。綿延1.5公里的格桑花迎風搖曳,引來絡繹不絕的賞花群眾,日均人流量破萬。 田洋村村干部介紹,近年來大力開展東西溪流域生態治理,西溪濱水慢道煥然一新,為“花海經濟”打下基礎。這里不僅有格桑花,還有油菜花、柚子花等,未來將打造“四季有花、一步一景”的鄉村圖景。 在過去,田洋村只是一個以務農為主的城郊老村,如何吃上“文旅飯”?實際上,田洋村的鄉村文旅經濟最早是由一根甘蔗撬動的。 田洋村被溪水環繞,水質甘甜,土壤肥沃,上百年前就盛產甘蔗。這里出產的甘蔗莖粗皮薄、甘甜質脆,號稱田洋村“一村一品”。這些年,村干部帶頭探索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打造“甘蔗哥”形象IP,以“外表硬直、內在清甜、甘于奉獻”的理念,創新開展“蔗里有點甜”親子研學等活動。今年,田洋村還計劃舉辦“蔗王爭霸賽”,從全村評選出一批品質優良的甘蔗,以提高村民種植甘蔗的積極性。 除此之外,田洋村盤活閑置古厝,活化田洋書院、進士第等空間,植入傳統文化故事,吸引一批批藝術創作者進駐,打造出一個個研學好去處,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如今,走在村里,古厝老宅與現代藝術共存,自然風光與甘蔗美食交織,勾勒出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靠黨組織走出致富路 創造鄉村振興幸福圖景 “我們不靠山也不靠海,是靠黨組織一步一腳印帶領村民走出一條致富之路。”田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水讓說,多年基層工作,讓他深刻感受到只有把黨組織建好建強,才能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從2003年起,陳水讓就在村委會任職,2015年以來連續三屆擔任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充分發揮著“領頭雁”作用。他說,鄉村振興就是要給村民帶來更好的生活。 在“田洋市集”,原本混亂的流動攤販市場得到規范化管理,這里還建設了遮雨棚、照明系統等便民設施,棚內可選購平價實惠的農產品,棚外的美食夜市吸引村里村外的群眾前來消費;在“愛拼食堂”,每周免費為老人提供暖心飯菜,創新“組織幫一點、企業捐一點、能人掏一點”運營模式,化解村內老人吃飯難、吃飯孤單等問題……生活在田洋村,可以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田洋村打造出“愛黨、愛村、愛鄰、愛學、愛拼”的“愛在田洋”黨建品牌,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值得一提的是,陳水讓推動成立鄉村黨建學院,把專家請到家門口,把課堂設在合作社,定期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基層治理、生態治理等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他的帶領下,田洋村先后獲得“省級文明村”“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項榮譽。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