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國資國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
2024-07-29 09:23:38?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改”出發展新動能 推動天馬、士蘭微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加快建設,發起設立廈門先進制造業基金,打造廈門先進制造業投資平臺;成立國貿供應鏈產業研究院、國貿新質生產力研究院,以研發創新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結構,開啟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三鏈融合”業務升級戰略……國貿控股集團重組海翼集團后,近期動作頻頻,穩中求進鞏固優勢賽道,勇毅前行競逐新辟賽道,自覺將公司改革發展納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大局。 國有企業整合重組,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和路徑。市國資委落實市委、市政府《廈門市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精神,推動市屬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的重組整合,將21家企業優化整合為16家。整合后的廈門國資國企,在鞏固物流供應鏈、房地產開發、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金融服務等優勢產業的同時,構建先進制造業、新經濟產業、城市開發建設運營、港口航運建設等產業發展平臺,助力廈門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 國資布局持續優化,科技創新力度空前加大。支持國有企業參與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項目;試點國企作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促進高水平前沿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探索研究出臺國有企業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制度……市國資委出臺一系列鼓勵科技創新舉措,推動市屬國企努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市屬國企近三年來累計投入研發經費年化增長近30%,在Micro-LED商業化、生物制造等方面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浪潮奔涌激蕩,廈門國資國企強化資本賦能服務產業轉型,向“新”而行,向“高”攀登。依托國企戰略發展基金、產業引導基金、百億先進制造業基金、中法并購基金等,廈門國資國企加大對行業科技領軍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投資力度,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截至目前,廈門國資國企在管或參投基金共243只,總規模2384億元。 “改”出民生獲得感 黑龍江是糧食總產量全國第一的“大國糧倉”。深耕黑土地10年來,象嶼集團以改革賦能,打造出集種植、收儲、物流、貿易、深加工、園區運營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全產業鏈服務體系,總倉容達1300萬噸,滿倉時可保障全國14億人口21天的糧食供應。 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背后,“民生”是邏輯起點,也是價值旨歸。 以改革之舉,應時代之喚、行民之所盼,廈門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不斷強化城市民生服務保障。 主動承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穩步推進廈門翔安機場、廈金大橋(廈門段)、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扎實做好民生服務保障,承擔全市100%的蔬菜批發供應、100%的地鐵客運服務、99%的公交客運服務、100%的自來水供應、100%的管道天然氣供應、100%的污水處理、94%的垃圾處理和全省83%的飛機起降服務;創新國企辦醫模式,建設運營廈門弘愛醫院;平穩運行便民利企門戶“i廈門”,全方位支撐數字政府安全運行……廈門國資國企努力實現經濟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不斷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現代化建設成果充分惠及市民。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