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廈門獻血總量突破19.3噸 創歷史新高
2024-06-27 09:14:38?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去年廈門獻血總量突破19.3噸,創歷史新高 獻出“一臂之力”,讓愛意流轉下去 東南網6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鄧婕 廖麗萍 通訊員 熊文靚) 清風海浪,璀璨燈光。14日,百名“熱血英雄”走上廈門演武大橋星光紅毯,在浪漫海風中共度世界獻血者日。 今年恰逢世界獻血者日20周年。作為全國無償獻血事業最早的一批“探索者”,廈門重視獻血工作:出臺全國第三個地方無償獻血法規;全省率先落地“三免”“三獻”優待政策;先后九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 近十年來,廈門獻血量累計達到168.1噸,2023年獻血總量突破19.3噸,創歷史新高,千人口獻血率為千分之十二點一。 優化服務 織密獻血網絡 1998年,吳發響從集美進島購物,正逢一輛獻血車停在商場旁,在工作人員的宣講下,吳發響走上獻血車開始第一次無償獻血。 幾個月后,吳發響再次輾轉進島獻血,卻撲了空——獻血車已不在原處。 1998年起,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面對這樣一個“新鮮事”,每天到血站獻血的人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因此,獻血車停靠時間不固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時間來到千禧年,全國邁入真正的無償獻血時代。這一階段,廈門逐漸織密無償獻血網絡,建立以血站為中心、獻血屋為支點、流動獻血車為觸手的無償獻血網絡布局,遍及城鎮和人流密集的商業區,降低市民獻血的時間成本。 目前,廈門共有廈門之心獻血屋、五緣灣醫療園區愛心獻血屋、集美愛心獻血屋、枋湖愛心獻血屋、同安愛心獻血屋等13個獻血點,流動獻血車增加至3臺。其中中心血站和集美獻血屋全年無休,隨時可采供血。 見證并參與廈門獻血事業的一路發展,當年的小伙吳發響累計無償獻血35次,其中捐獻全血2200毫升、血小板35個治療量,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吳發響感慨地說:“現在要獻血,不再拘泥于時間、地點,就近就有獻血點,很方便。”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廈門血站在全市所有獻血點及獻血車上全面推行智能化獻血服務平臺,獻血者可在手機上完成獻血預約、填表、紀念品選擇與領取、獻血結果查詢等一系列操作,在極大便利獻血者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人員的采血效率。 服務還在不斷優化升級。今年6月起,廈門血站將原定的團體單位報名達50人可預約獻血車上門的標準調整為30人。 遇上每年的獻血淡季,“熱血超人戰隊”等公益隊伍總是第一時間挺身而出。廈門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無償獻血,打造了“青春熱血 讓愛相隨”“仁心仁術 熱血暖冬”“中華血·兩岸情”等12個獻血品牌。由多支公益組織組成的 “熱血超人戰隊”目前已經吸納了思明城市義工協會、鷺島老兵學雷鋒志愿者服務隊、廈門市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義務交警大隊等30支志愿服務隊伍。 多重檢驗 保障血液安全 17日,市中心血站二樓采血屋內,一名市民通過了一般體格檢查和血液初篩檢查,符合捐獻條件的他手拿登記表,半躺在獻血椅上等待獻血。 不一會兒,工作人員一邊將針頭插進獻血者的靜脈,一邊講解獻血后的注意事項。血液穿過管路緩緩流入采血袋,幾分鐘后,采血完成,400毫升血液裝滿了血袋。 “無償獻血一般分為獻全血和血小板。”廈門市中心血站宣傳招募部王宇征向記者介紹,“獻全血需要5至10分鐘,獻血小板由于機器邊采邊分離,并將其他成分回輸至血管中,一次需要40至60分鐘。” 從獻血者的身體出發,最終成為臨床用血,一袋血要經歷怎樣的旅程? 王宇征說,接收到采血點送來的血液和標本,工作人員會將相關信息錄入系統,讓每一袋血液都經得起溯源和追蹤。同時將血液標本送到檢驗科檢測。 按照國家規定,一份血液在檢驗科必須做多項檢測,包括ABO血型、Rh血型、谷丙轉氨酶、乙肝、丙肝、艾滋、梅毒、抗-HTLV(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抗體檢測)。“只有檢測合格,血液才能應用于臨床。”王宇征說。 臨床上提倡使用成分血,其安全性好、便于保存,能提高血液利用率。為此,全血制備分離需要濾白、高速離心、分漿等多個步驟。 也就是說,一袋全血送入血站制備分離后,就變成了多袋成分血,如紅細胞、血漿和冷沉淀等各類血液制品。 “不同類型患者需求不同,比如,大面積燒傷患者需要血漿,血小板減少癥患者需要血小板,急性失血患者、慢性貧血患者需要紅細胞。”王宇征說,醫院會根據患者病情需要,給病人輸注不同的血液成分,不僅提高了輸注療效,同時節約了血液資源,減少了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紅細胞在2至6攝氏度下可保存35天,而血小板只能保存5天,為了保障血液能第一時間抵達需要輸血的地方,血站工作人員24小時待命,第一時間進行配送,在保障臨床用血的同時,爭取不浪費每一滴血。 提振信心 給予優待政策 聊起獻血經歷,白志堅如數家珍。他從錢包里掏出一張特別的“公交卡”說,3年前領到屬于自己的無償獻血榮譽卡后,每次憑卡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頗有感觸,“這是認可,更是鼓勵”。 1998年,白志堅夫婦第一次無償獻出200毫升血液,自此開始了長達27年的獻血之路。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后,白志堅說:“無償獻血是普通人幫助他人最簡單的方式,這已經是越來越多廈門人的共識。” “從政策層面進行措施激勵,可以讓更多百姓了解無償獻血、支持無償獻血,甚至加入到無償獻血的公益事業中。”王宇征說。 據了解,從1998年開始,廈門先后三次修訂無償獻血條例,成為福建省首個將“三免”優待政策(免費乘坐公交、地鐵、BRT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免費享受每年一次由所在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提供的基本項目健康體檢;免費游覽政府投資主辦的公園、風景名勝區等)落地實施的城市。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400多人獲得“三免”資格,超3700人已辦理廈門市無償獻血榮譽卡,享受“三免”政策。 王宇征說,根據《福建省無償獻血條例》,在保障急救用血的前提下,獻血者及其親屬享有優先用血權利,這提振了無償獻血者的信心。以往,獻血者在辦理優先用血時,須攜帶相關材料到中心血站提交申請。今年1月起,市中心血站推出“優先用血申請”線上通道,獻血者足不出戶,用手機即可完成申請。截至5月底,廈門市已有超810位獻血者通過“廈門獻血”公眾號線上辦理優先用血。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