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書院連續兩天舉辦開放日活動
2024-06-25 09:09:39?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這里是出片率超高的打卡勝地 金沙書院連續兩天舉辦開放日活動,市民游客爭相探訪 廈門晚報訊(記者 李曉輝 通訊員 林曉蕾)紅墻、紅瓦,斗拱、飛檐……坐落在海滄灣畔的金沙書院,正在成為廈門的新晉熱門打卡點!上周末,連續兩天舉辦開放日活動,書院以其獨特的地標魄力,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不分晝夜前來探訪。 以古出新 整體建筑融入遠山與城市 符合現代生活 從高空俯瞰,金沙書院猶如一部朝天鋪開的經折裝古書,五重連綿曲面屋脊高低起伏,大跨度的屋面,綿延200余米,彰顯其大型建筑的魄力。數據顯示,金沙書院總建筑面積比3個大型足球場還大,約25000平方米。 走進金沙書院,迎面而來的是高聳的方形混凝土立柱,最高的有10米多。市民在游覽過程中,隨處可見到的是極具創新的閩南建筑風格特色,如鋼木屋架、閩南特色紅磚屋面、閩南紅磚花格砌、閩南紅磚空斗砌等。 據介紹,該書院以“重山疊院”為設計概念,將閩南傳統建筑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合,運用梁柱、斗拱、夯土、抹泥、閩南紅磚、條石等傳統建筑元素,成功實踐了多項最新建筑科研成果,以古出新。國際知名建筑大師、中國首位普利茲克建筑獎獲得者王澍擔綱設計這部“建筑巨作”。“我對多重院落建筑20年的思考,在金沙書院落筆了,這是一次從0到1的創新。”王澍說,金沙書院融入山體、海浪等多重聯想,讓整體建筑融入遠山與城市,讓建筑功能真正符合現代生活。 絡繹不絕 推出豐富多彩系列活動 吸引市民游客慕名前來 古風今韻的金沙書院,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嘉靖時期,系葡萄牙人在海滄金沙村(今后井村)建立的“商務中心”金沙公館。隨著時間的演進,這個曾經的商務中心在1548年改為金沙書院,由閩南理學名儒林希元出任首任山長,從此開啟了書院近500年的文化積淀之旅。作為大航海時代的“海洋學堂”,在這里不僅啟迪了諸如周起元等“向海看世界”的先行者,更重新刊刻了《古今形勝之圖》這張目前有據可考的最早傳入歐洲的中國全圖。 上周末,連續兩天時間,金沙書院圍繞“展覽、市集、互動”等主題,推出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前往金沙書院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在其中暢享海洋文化與海絲文化的盛宴、探尋傳統文化的無盡魅力。 穿越近500年后,金沙書院異地重建,對于市民游客來說,廈門又多了一處重磅文化旅游目的地。“無論是高空俯瞰下的壯麗全景,還是側角捕捉的細膩細節,都是普通市民和專業攝影師鏡頭下的寵兒。”拍客劉先生贊嘆,每一個角度都能拍出令人驚艷的“大片”,特別是夜晚時分,金燦燦的光線,勾勒出的外立面輪廓。這里絕對是出片率超高的打卡勝地! 鏈接 文化與生活不期而遇 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重建后的金沙書院,具備閩臺文化交流中心、海絲文化展示中心、群眾文化活動中心等三重定位,數字藝術展、漆畫展廳、大講堂、文創商店等多個功能區穿插其間。未來,讀書會、講座、研學、市集、展覽等活動將在書院舉辦,在這里,文化與生活將不期而遇。 海滄區有關負責人表示,金沙書院今后將致力于推動閩臺兩地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深入挖掘和展示海滄及閩南地區的海絲文化特色,推動兩岸人民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群眾文化活動中心,金沙書院還將為當地居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服務,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影響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