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小帳篷撐起大市場“露營風”催生新業態
2024-06-13 09:07:22?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做好“露營+”才是贏家 做廈門首家不用自帶食物、提供餐飲和垂釣的露營基地,是羅雄的破局之舉。而對于海滄島外牧場營地的經營者老王來說,露營結合轟趴、電音派對,與旅行社合作,在經營中篩選出自己的目標客戶群,則是他在大浪淘沙中淘得的“真金”。 “目前我們盈利的30%來源于舉辦百人以上的主題派對,比如電音派對、柯基派對,還有承辦公司團建等。所以我們會專門請歌手和樂隊在周末的時候駐唱,也買大羊腿、新鮮食材來搞純正美式BBQ,主打一個差異化。”老王說。 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印發《關于推動露營旅游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通過推動營地+文博、演藝、美術、體育比賽、戶外運動、自然教育、休閑康養等,創造新業態,滿足新需求。 算好露營經濟這筆賬,既要做加法,也要做減法。 在玩了多年戶外的老王看來,這幾年露營經濟大火,確實有很多露營基地玩家入局,也有不少人退出,“行業洗牌,那些跟風蹭熱度、沒有自己特色和品質配套跟不上需求的露營地,勢必要被淘汰,這是任何一個產業向上發展的必然規律”。 老王在2021年入局露營行業,在這之前玩過多年戶外,嘗試過“馬場+露營”,也在營地內搞過蔬菜采摘、養過羊駝,最后馬、羊駝和蔬菜水果統統從營地撤離,老王還是選擇以休閑+聚會作為自己的特色。“遇到周末高峰期,如果是兩人情侶或者閨蜜來拍照打卡,我們就會婉拒,這樣6個人一張桌子的利用率才能最大化。”他說。 “我們的目標客戶群現在逐漸穩定了,就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還有喜歡電音派對的老外群體。客人里有很多專門從泉州、漳州過來的,去年6月還有潮汕旅行團主動找到我們談合作,把旅游團目的地與營地結合起來。”老王表示,花樣百出的主題派對、廣闊的自然綠地、年輕化的服務團隊,精準狙擊了年輕愛玩、喜歡親近自然的回頭客,也吸引了不少外市、外省的新客源。 小帳篷也有“詩與遠方” “這是我的一場城市逃離計劃。” 今年是方洋(化名)來廈門學習的第五年。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讀博一的他,兩個月前的一個悶熱的下午,他在自習室盯著電腦屏幕學得頭昏腦漲。五分鐘之后,刷到了島外牧場營地的露營信息,于是立即起身、收包、打車,從廈大思明校區行駛過演武大橋、海滄大橋,到達島外。 寬闊的綠地,悠閑散步的動物,湖水里嬉戲的大白鵝,杏色的天幕和隨意擺放的露營椅,不過30分鐘的距離之隔,這里卻有著和校園里截然不同的氛圍。“那一刻,我感覺腦子里緊繃的弦終于松開了。”方洋說。 像方洋這樣,把城市露營地當作一個可以短暫喘息的放松場景的人,不在少數。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在忙碌緊張的工作生活中,尋得片刻自由。“公園20分鐘效應”“城市里的鄉村”等等新概念的出現,映射了當下人們對親近自然、解放自我的渴望。 十里長堤這個“人造景點”應運而生。 坐地鐵1號線,感受從地面瞬間穿越到海上的漫畫般的治愈時刻,然后在集美學村站下車,走個幾百米,就來到了十里長堤。 當夕陽西下,十里長堤被金色的余暉灑滿,波光粼粼的海面與堤壩相映成趣,露營帳篷處的燈光漸漸亮起。 之前,十里長堤還只是一塊無人問津的荒地;2022年初,不知是誰最先發現了這里擁有海上地鐵沿線穿過、仿若宮崎駿動漫世界的美景,又切合開闊空地、沒有人員聚集的特點,“假裝在鐮倉”“海上列車”等等詞條在社交平臺大火,人們自發地帶上露營裝備來此放松休閑……隨后政府進行規范與整治,大眾自發裝點描摹,久而久之,這塊“荒地”變成了廈門市區內“逃離城市”的代表景點。 不過在當下出境游市場有序恢復、跨省游日漸繁榮的局勢下,露營市場能否延續火熱態勢? 不少業內人士對露營“賽道”保持樂觀態度。有從業者告訴記者,雖然旅游市場回溫,但對于消費者來說,露營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還是比旅游低。 未來,露營地可能會更多地從遠郊向城市靠近。“城市居民工作壓力較大,時間成本對他們來說非常關鍵,近郊或室內開設的露營地在位置上更占優勢,用戶的消費頻率也會提高。”集美旅游公司負責人夏靖星表示。 總之,對于營地而言,要在完善基礎設施前提下,結合受眾消費需求,打造更多互動性強的社交業態;運營主體也要細分賽道,充分考慮露營季節性強的特點,打出個人特色的“露營+”新牌。營地本身的屬性是親近自然,在社交節奏快、生活壓力大的當下,來一場短暫的“城市逃離計劃”實乃心儀之選。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