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城事 > 正文

廈門:加大力度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模式

2024-05-23 08:37:35? 作者: 吳曉菁?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生活向綠

全面營造優美宜居生態環境

以“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這二十字方針為遵循,廈門聚焦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一到春季,站在翔安區內厝鎮蓮前村的蔡塘橋上遠望,成片桃花林延綿不絕,美麗的桃花,將九溪蓮溪段裝點得仿若人間仙境。

誰也想不到,以前附近污水全部排入蓮溪,岸邊雜草叢生,廢渣廢土隨意傾倒……

變化從十年前開始。廈門全面清理蓮溪的污染源,打造了親水景觀帶。如今的蓮溪,水上汀步、滾水壩、親水平臺、九曲回廊與桃花、睡蓮、美人蕉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幅多彩動人的生態景觀。

經常在九溪流域觀鳥,廈門市觀鳥協會會長彭志偉感受著蓮溪的變化。不久前,他驚喜地在蓮溪中發現了蝦虎魚,“我十多年沒有在廈門的自然水域里看到蝦虎魚,這次發現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佳見證。”

污染在海中,源頭在陸上。多年來,廈門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全方位推進流域治理,完成395個入河排口整治,對全市920個小微水體建檔管理,溪流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為100%。

廈門大力提升城市污水處理能力,2020年至2022年實施污水處理能力提升“三個一百”行動,即投入100億元、增加10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能力、每年新增100公里的污水管道。三年累計完成546公里污水管網新建、改造。2023年全年完成市、區兩級污水管網新建、改造142公里。

思明區東浦路正本清源改造工程現場,工人正在鋪設新的污水管網。污水管總長度2940米,目前已完成2480米。

“這里雖然距離筼筜湖四五公里,但同樣承擔著守護筼筜湖的重任。”思明區污水改造A片區現場負責人曹軍虎介紹道,東浦路片區此前沒有污水管網系統,附近小區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筼筜湖排洪箱涵,待污水管網改造完成后,可從源頭實現雨污分流,收集周邊小區的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雨水進入筼筜湖。

廈門還投入近20億元推動農村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翔安區大宅社區有著遠近聞名的火龍果種植基地,過去農村生活污水和雨水混流,如今,翔安區從源頭上分類導流農村衛生間、廚房、洗滌池三處污水,并建立區級排水智能化管理平臺,實現管網“一張圖”,形成智慧排水管理模式。處理后的尾水,優先回灌農作物,未被利用的尾水達到地表水排放標準后,補充至周邊水體。

一系列數據印證廈門減污降碳的成效:生態文明指數位居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第一名,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國控和省控斷面、小流域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全市入海排放口水質達標率達到99.3%,在全國率先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率100%。藍天白云、清水綠岸、碧海銀灘成為廈門恒久的驕傲。

點綠成金

全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不僅生活向綠,發展也要逐綠。在廈門,綠色轉型已經成為共識。

走進全國首個實現零碳排放的綜合保稅區——廈門象嶼綜合保稅區,隨處可見綠色低碳發展的蹤影:不僅有光伏路燈、節能型工業風扇等節能神器,更有無源鎖、電動叉車、電動堆高車等新式裝備;倉庫屋頂鋪設了成片的光伏發電板,為園區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用不完的電可以儲存到巨型“充電寶”里,不怕浪費……

截至目前,廈門象嶼綜合保稅區整體裝機容量已達6.9兆瓦,預計年發電量可超899萬千瓦時。在綠色運營的同時,廈門象嶼綜合保稅區實現高質量增長,2023年園區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1457億元,同比增長13.6%。

堅持綠色發展,廈門迅速釋放生態紅利,著力打造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高地,加快構建“4個支柱產業集群+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6個未來產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探索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項目。

五緣灣片區,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經濟增長的著力點和支撐點,灣區內,高端文旅設施、高端酒店群、商業綜合體集聚,300多家知名企業落戶,一躍成為廈門市經濟最活躍的片區之一。

杏林灣片區,與集美新城相融共生,逐步蛻變為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金融高地,2023年杏林灣基金聚集區管理規模突破2000億元。軟件園三期內,近1.2萬家企業入駐,一條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千億產業鏈加速鍛造。

同安灣片區,環東浪漫線沿線“文化+體育+旅游”生態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廈門科學城不斷發展壯大,吸引一大批高新企業和科研團隊入駐,活力澎湃。

馬鑾灣片區,一大批生態和環境友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業化項目落地,“國際貨運樞紐”加速打造,續寫“一帶一路”上的廈門故事。

綠色,成為廈門這座城市的鮮明底色;生態,成為廈門高質量發展的永續基調。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廈門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不斷提升產業含“綠”量,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優勢。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