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篆刻國展 廈門9件作品入選
2024-05-10 09:35:59?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書法篆刻國展 廈門9件作品入選 出自廈門8位書法家,入展人數在福建省名列前茅 廈門晚報訊(記者 龔小莞)全國第十三屆書法篆刻展覽正在舉辦,記者從市文聯了解到,廈門8位書法家共計9件作品入展,入展人數在福建省名列前茅。 全國書法篆刻展覽創辦于1980年,每四年舉辦一屆,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書協主辦的中國書法界最高規格的綜合性展覽,已成為引領書法審美、價值認同和發展方向的重要載體,成為凝聚廣大書法家、集中展現當代書法藝術精品的權威平臺。 此次經過評委會嚴格評審,共評出入展作品965件,其中篆書88件、隸書134件、楷書215件、行書237件、草書182件、篆刻76件、刻字33件。福建省37位書法家共計42件作品入展。 全國第十三屆書法篆刻展覽于上個月開幕,共分三個展區,山西展區展出行書和草書,浙江展區展出篆書、篆刻與刻字,河南展區展出隸書和楷書,在入展作品中遴選300余件舉行進京展。 相關新聞 美女書法家首次投稿即入展 在廈門入選全國第十三屆書法篆刻展覽的8位書法家中,鄭瑩艷是首次投稿國展。她選擇競爭最激烈的行書,經過層層選拔,最終從入圍復評的4284件行書作品中脫穎而出。她的作品《留春草堂詩鈔》在山西展區展出,將持續展至5月12日。 鄭瑩艷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書法是她的業余愛好。大學畢業后,鄭瑩艷來到廈門工作。她十分推崇唐末五代書法家楊凝式創作的墨跡本行書作品《韭花帖》,讀楊凝式的生平,臨寫他的仿真墨跡,感悟字里行間的疏朗蕭散、含蓄顧盼、空間交錯。她說,行距字距的留白穿插,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這種法度和意蘊的融合,正是她想追求的書風。2022年,鄭瑩艷成立了書法工作室,教習硬筆和軟筆書法。她也是廈門市青少年宮的軟筆書法老師。 鄭瑩艷認為,學習書法僅靠刻苦訓練是不夠的,一味臨摹容易得其形而失其神,因此技法之外的揣摩和感悟顯得尤為重要。學習書法的過程是從一開始的生疏狀態出發,逐漸掌握字形與精神,然后超越字形的拘束,留下字的韻味。這一從形似到神似的轉化過程,需要不斷提純和分解。(記者 龔小莞)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