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讓醫生“看得好病”讓群眾“看得起病”
2024-04-19 09:12:28?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作為國家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首批試點城市之一,廈門市率先推出升降綁定、兩輪報價、增設調控分、量化醫療服務價格主體責任考核等一系列創新做法,不斷釋放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紅利—— 讓醫生“看得好病”讓群眾“看得起病” 東南網4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通訊員 夏一保)上月,國家醫保局在內蒙古、浙江、四川試點開展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將試點城市擴展到試點省級行政區,不斷擴大改革覆蓋面。 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涉及醫患雙方核心利益。作為國家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首批試點城市之一,廈門經過兩輪調價,率先推出了升降綁定、兩輪報價、增設調控分、量化醫療服務價格主體責任考核等一系列創新做法,對醫療服務價格“調不調、調多少、調什么、怎么調”給出了廈門答案。 “降”了負擔,“升”了價值 前不久,75歲的傅瑞芳老人出現了心臟衰竭,所幸及時送到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就醫,術后恢復得不錯。出院結算時,家屬發現檢查、檢驗的費用便宜了近500元。 這得益于廈門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今年3月12日,廈門市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第二階段落地執行,一大批醫療服務項目降價。老人所做的核磁共振平掃項目的檢查費用,從原來的700元下降到630元,降幅達10%。而他住院期間做的心血管CT、抽血等檢查項目,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價。“各種檢查和復診,加起來確實優惠了不少,對于我們普通家庭來說,能省一點是一點!”患者家屬葉先生說。 根據國家醫保局等部門聯合印發的《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廈門自2021年11月啟動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后,不少服務量較大的檢查化驗類項目價格出現明顯下降。 例如,尿沉渣定量價格從過去的20元下降到16元,按過去一年廈門各醫療機構尿沉渣定量服務量74.5萬人次計算,僅此一項調整,每年或將省下醫療費用近300萬元。此外,日常體檢、糖尿病復診都需要做的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價格從原來單次72元下降到64元,降幅達11%。 與此同時,這些不斷被“擠”出的水分,便以騰籠換“醫”的形式,體現在醫療技術勞務價值中。 廈門市中醫院肛腸科二科主任肖秋平統計了一下,第二輪調價中,中醫肛腸科就有18個項目的醫療服務漲價了。其中,富有中醫特色的高位復雜肛瘺掛線治療術從原先的每次1630元調整為1855元,漲了225元,漲幅13.80%;主任醫師的中醫辨證論治費也從10元/次調整為12元/次,漲幅20%?!懊黠@感覺自己的專業技能得到尊重,也能促使我們更好地去發揮傳統醫學的特色優勢,讓患者得到更好的療效。”肖秋平說,改革后醫患雙方的獲得感都增強了。 截至目前,廈門已順利實施2輪調價,共調整項目價格1093項。在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過程中,廈門強調有“降”有“升”,風險較大、難度較高的手術類等復雜型項目則被納入重點改革調整范圍,調增項目中疑難手術占比達到近80%。如“異體腎移植術”“心臟移植術”“肝癌切除術”等技術勞務價值高的手術治療類項目價格有所提高,其中,腎移植手術的醫療服務價格就由9000元調整為11700元,漲幅為30%。長期處于歷史價格低位的急救、換藥、注射及部分中醫和兒科類項目也被納入調價范圍。 在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黨委書記左正宏看來,像被稱為“醫學皇冠上的明珠”的器官移植手術等項目技術含量非常高,理應優勞優得,“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后,更能激發醫務人員去改進自己的技術質量,對學科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廈門市醫保局醫療服務價格處副處長葉喆喆表示,在“價改”過程中,以設備物耗占比為主的檢查化驗類項目降價了,讓患者直接得到實惠;“含金量”高的醫療服務項目漲價了,正向激勵引導醫院醫生“強內功”。 廈門市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花育明認為,降低檢查檢驗類項目的價格,并把降下來的費用用在保障能夠體現醫療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上,既能防止有些醫院大檢查、大治療,減輕群眾負擔,又能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促進公立醫療機構的高質量發展,同時給醫?;鸬陌踩ㄒ坏馈胺阑饓Α?。 變“政府說了算”為“機制說了算” 日前,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會議室里,一場有關復雜型醫療服務項目報價的論證會正在進行中,來自急診、檢驗、影像、兒科等科室的醫護人員積極發言。 這場論證會就像是一場臨床科室間的“辯論賽”,各方“辯手”是相關科室的負責人。由于事關自己科室的醫療服務項目能否納入調價范疇,項目價格是提高還是降低,大家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紛紛提出各自需要調價的項目以及調價的理由。 在論證會開始前,醫院的醫保與物價管理部門已經對部分科室的項目做過調研和評估,提前與科室負責人進行了溝通。在“有升有降”的原則下,影像科等科室作出了“讓步”。 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對于醫療機構來說,能夠提高醫院收入,體現醫療技術服務價值,助推學科發展;對政府部門而言,醫療服務價格要發揮引導醫療行為的杠桿作用——這也是當初試點方案中提出的改革目標。 根據廈門市醫保局定的報價規則,醫療機構需要在控制總量的前提下,主動篩選擬上報調價的醫療服務項目,而且醫院報價方案必須有升有降,升降總量綁定。具體說,調降項目金額總和不少于調增項目金額總和的一定比例,調增總量越高,調降總量也越多。 “升降綁定,醫院在報調增項目的同時,必須同時報調降項目,整個調價方案才有望獲批!”葉喆喆說,這個機制能夠更好地讓醫療機構內部各個科室之間進行充分的博弈,引導醫院主動控制報價總量,避免盲目報價。 在此基礎上,廈門還率先創設調控分。醫院報價漲幅與調控分負相關,漲幅在30%以內的,漲幅越高,得分越低;漲幅超過30%的,予以相應扣分,最高扣10分。通過調控分規則,鼓勵醫療機構小步快走、平穩調價,更好維持地區間合理比價關系。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醫院每次上報復雜型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前,醫務部、護理部、財務部等職能部門都需要結合歷史數據舉行多次論證會,力求多維度科學體現醫療服務價值。根據綜合分數排名,最終形成一項比較合理的調價方案,上報醫院管理層論證、審核。 不僅如此,改革過程中,廈門醫保部門還從制度建設、日常管理、運行情況等方面,設置了25個量化工作考核指標,明確評分細則,對醫療機構的整體價格管理情況進行綜合評分。各機構得分排名與報價聯動,并納入醫保年度考核。這就要求醫療機構更加重視醫療服務價格日常管理。 “如何制定合理的規則,引導醫療機構積極參與醫療服務價格形成和調整工作中,并形成一整套科學合理的報價機制,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決定改革成效的關鍵難題?!睆B門市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曹小平表示,在價改探索中,廈門醫保部門只是“管總量、定規則、當裁判”,把主動權交還給醫療機構,醫院由原來的被動執行者轉化為主動參與者,價格形成由原來“政府說了算”轉化為“機制說了算”,政府與醫院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共同推進價格改革穩步向前,形成合理定價機制。 力爭為全國提供“廈門實踐” 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被譽為當前階段醫改最核心的環節之一,走好這一步可以盤活一盤棋。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除了財政投入外,公立醫療機構的收入主要靠藥品差價、醫用耗材差價和醫療服務費用。隨著藥品耗材零差率銷售、集中帶量采購等措施落地見效,公立醫療機構對醫療服務收入的依賴程度逐年加深。 自啟動試點以來,圍繞國家醫保局交給的任務,廈門率先推出了量化醫療服務價格主體責任考核、升降綁定、兩輪報價、增設調控分等一系列創新做法,形成涵蓋總量調控、分類形成、動態調整和評估考核等一整套具有廈門特色的價改新機制。 “定價調價其實并非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全部內容!”曹小平說,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廈門的探索旨在構建一整套科學合理的價格調整機制,實現保民生、促發展。比如:讓醫療服務價格管理進入標準化規范化的軌道,以給價格做加減法的前提建立科學依據;讓價格走勢與醫藥控費用、降成本的績效指標關聯,有保有壓、有升有降;讓價格變化的節奏受到啟動條件和約束條件的控制,不能想漲就漲、一漲再漲;讓價格經得起監測考核評估的檢驗,該降的價格要及時降下去,漲了的要看得到社會效益。簡言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將成為技術勞務價值的“度量衡”、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的“信號燈”、公立醫院練好內功的“助力器”,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為提高醫院的積極性,廈門市醫保局還建立兩輪報價規則。第一輪醫院報價后即公示報價初步結果,第二輪報價醫院可根據情況修正價格。通過兩輪報價,引導醫院主動優化報價。在試點過程中,廈門市醫保局還創建了醫療服務報價與分析平臺,實現了對醫療服務價格的動態調整評估、總量調控測算、監測評估及責任考核等全流程智能管理。 接下來,廈門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將繼續逐步疏導價格矛盾突出問題,扶持薄弱學科發展,重點對中醫、兒科等學科進行政策傾斜,持續推動降低部分大型設備檢查及化驗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 “未來深化改革,還將把調不調、調多少、調什么、怎么調的技術性問題,與推進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分級診療、醫療控費、醫保支付等系統性問題統籌起來,形成綜合效應,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獲得高質量、有效率、能負擔的醫療衛生服務。”花育明表示,將動態調整好醫療服務價格,在群眾能接受、醫院能發展、基金能負擔之間尋求最大的公約數,力爭為全國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提供更多更好、可復制可推廣的“廈門實踐”。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