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破譯稀土“百變”密碼
2024-03-26 09:02:13?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破譯稀土“百變”密碼 廈門市稀土光電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基礎研究與產業應用齊頭并進 實驗人員正在做鍍膜程序測試。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吳君寧)電影中常見一幕:嫌疑人在城市的高樓大廈間匆忙逃竄,大屏幕前的警察點開一張電子地圖,快速移動的光點指示著嫌疑人的方位,一切盡收眼底。科學家說,有一天,人類也能像追蹤犯罪分子一樣,對空氣、生物體中特定的物質明察秋毫,分秒洞悉。 廈門市稀土光電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做到了這一點。最新的研究成果是,通過精準稀土熒光醫學影像,助力乳腺癌淋巴結轉移早期識別和手術“導航”。 除了稀土生物醫學診療技術的研發,實驗室還聚焦稀土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領域,開展一系列應用基礎研究,為廈門乃至全省稀土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創新支撐。 探尋稀土發光機理 在廈門市稀土光電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里,稀土材料檢驗檢測中心是基礎研究的“基石”,在該中心副主任張其凱身邊,一臺鍍膜儀器猶如現代化的“煉丹爐”,底部由裝有不同成分的容器圍成一圈,并與爐子主體相通。 “容器中是各種材料,通過加熱把這些成分一層層蒸上去,鍍到樣本上。”張其凱在一個精密的系統面板上控制多個旋鈕,對各種鍍膜材料調整參數。他說,一次次試驗鍍膜程序是前期必不可少的摸索,之后才能應用到多種場景中。 由于稀土離子具有未充滿的4f電子層結構,其電子能在不同能級間躍遷。這樣的電子躍遷吸收或發射從紫外到紅外區各種波長的光,從而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稀土光功能材料,因此稀土有著“發光材料的寶庫”的美稱。這些基礎研究的積累已歷經十多年,目的就是要探尋稀土材料的發光機理,研發不同應用場景的發光材料。 近年來,實驗室自主研發出一系列稀土光電功能材料,應用在植物照明和食品檢測的LED器件、更高質量OLED顯示器等,距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