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福建日報廈門觀察 > 正文

廈門:生態司法 向“綠”而生

2024-03-22 17:53:18? 作者: 邱趙胤?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生態司法 向“綠”而生

東南網3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邱趙胤 通訊員 鄭素描 洪曉君)

日前,以筼筜湖綜合治理為代表的生態文明建設“廈門實踐”引起廣泛關注。在筼筜湖綜合治理“20字方針”中,“依法治湖”居于首位,成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實踐支撐。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我省不斷探索踐行綠色司法理念。2022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和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中,福建共有“跨境銷售大白鯊制品案”“非法買賣紅珊瑚制品案”2個案例入選,均來自廈門市同安區人民法院。

作為廈門市最大的行政區,同安區擁有豐富的山海林泉資源,但也面臨著更大的生態風險。2018年,同安法院行政與生態環境審判庭在同安區汀溪鎮掛牌成立,成為全省首家跨區域集中管轄的生態環境審判庭。6年以來,累計受理涉及生態案件1490起,審結1463起,以司法力量守護碧水青山美麗畫卷。

跨域管轄

依法保護有力度

3月6日,同安區人民法院會同區農業農村局、汀溪鎮林長辦、汀溪鎮堤內村以及補植復綠工程監理單位等,前往汀溪鎮“廈門生態審判碳匯教育實踐基地”堤內片區共同開展異地補植復綠踏勘驗收。經鑒定,林地經過三年造林撫育管護,長勢總體良好,達到“辦理一起案件,恢復一片青山綠水”的效果。

本次組織驗收的林地共110畝,涉及兩起案件。其中一起是被告人擬在山上搭蓋簡易活動房,未經許可平整活動房周邊的林地,經鑒定,非法占用林地14.2畝,法院責令其進行異地補植復綠29畝。另一起則是兩名被告人非法占用林地,并在林地上實施開采花崗巖采礦行為,占用林地面積合計39.9畝,造成開采區域內植被及林業種植條件遭到破壞。并且,兩名被告人還超出設計、超出邊界線、超深開采建筑用花崗巖礦,經鑒定兩名被告人非法開采礦體資源儲量合計約34490立方米,為此,法院責令兩名被告人進行異地補植復綠81畝。

自2018年以來,廈門市在全省率先實現涉生態案件跨區域集中管轄,同安法院收案范圍覆蓋廈門六區涉生態刑事、民事、行政一審訴訟案件及同安轄區的非訴訟審查執行案件。因此,兩起案件的案發地雖然都在廈門市翔安區,但仍由同安法院跨區域集中管轄,有效破解跨行政區劃污染不易解決的難題。

“生態案件經跨區域集中管轄審理,能夠達到在進行整體評估的基礎上,統一司法政策和裁判尺度,實現司法裁判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蓖矃^人民法院行政與生態環境審判庭庭長林振泰表示。

針對生態環境糾紛案件涉及面廣、案件類型錯綜復雜的問題,同安法院聯合同安區檢察院、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等8家職能部門,共同構建一體聯動、依法監督、源頭預防、跟蹤修復的“立體化”生態保護網絡。

首開先河

生態修復有精度

生態修復理念發端于“林”,又不止步于“林”。

2022年8月30日,同安區法院聯合區檢察院、廈門產權交易平臺中心,依托廈門農業和海洋碳匯交易平臺,設立全國首個生態司法公益碳賬戶,引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義務人自愿認購“綠碳”“藍碳”,積極推動“碳修復”。同日,首筆42萬元海洋藍碳交易所購海洋碳匯85829.4噸進入公益碳匯賬戶,用于廈門地區大型社會活動的碳中和。

根據案情記載,被告人郭某某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和海域使用權證的情況下,雇傭多人在某海域用船載采砂設備抽砂,被廈門海警局當場查獲。

經鑒定機構認定,非法采礦行為造成海洋生態資源環境損害價值共429146.23元,但因已知采礦位置距離陸地較遠,中間為深水水道阻隔,處于閉合深度以外,不能進行原地修復。同安區人民檢察院起訴指控被告人郭某某犯非法采礦罪,并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經同安法院主持調解,被告郭某某自愿購買海洋碳匯429147元,并將所購海洋碳匯全部支付至廈門產權交易中心設立的“廈門市生態司法公益碳賬戶”,以此方式履行替代修復義務。

“‘雙碳’生態司法修復模式有效整合生態環境法、檢雙方合力,發揮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在碳交易中一站式專業服務優勢,解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義務人修復能力不足、實際修復條件有限等問題?!睆B門產權交易中心業務總監徐莎介紹,通過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拓寬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義務人替代性修復生態環境的責任承擔方式。

截至目前,同安法院在司法案件中引導當事人進行海洋碳匯認購累計97496噸,占廈門市累計完成海洋碳匯交易總量的六成以上,接近全國海洋碳匯交易總量的三分之一。

廣植理念

法治教育有深度

萬物萌芽,鳥鳴漸生。3月12日,在植樹節當天,一場青少年生態法治宣傳活動在同安區同期舉行?;顒右酝卜ㄔ航陙韺徖淼纳婕吧仲Y源保護案件為案例,開展森林資源及古樹名木保護法治宣講,在推動青少年生態法治教育工作有效落實的同時,也是同安法院行政與生態環境審判庭成立六周年的“特別活動”。

“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的生態環境司法宣傳教育。生態環境案件審判也是如此,在注重懲戒的同時,更需要強調教育。”林振泰說。

2021年11月,同安法院審結了一起在古玩市場非法買賣紅珊瑚制品案?!凹t珊瑚是海洋珍稀瀕危物種,私自出售、收購,會觸犯刑法,大家一定要謹記……”不久后,在廈門的一處古玩市場,被告人“現身說法”,自費印制《保護紅珊瑚倡議書》,并繳納部分生態修復金。

林振泰告訴記者,法院在對案件的涉案金額、被告人償還能力等多重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后,決定勸導被告人主動進行生態普法宣傳,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宣傳成效深入人心。案件同樣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認可,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15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中。

近年來,同安法院在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時,會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開展勞務代償、集中異地補植、損害賠償、增殖放流等生態環境修復實踐,并督促當事人做好生態修復工作。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