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立法回應群眾期盼 織密民生守護網
2024-03-21 08:46:12?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立法回應群眾期盼 廈門經濟特區立法聚焦教育、養老等領域,織密民生守護網 《廈門經濟特區老年教育規定》本月起實施,助力構建老有所學的終身學習體系。 廈門晚報訊(文/記者 彭菲 圖/記者 劉東華)立法離我們有多近?是在基層立法聯系點面對面交流的距離,是發送電子郵件參與立法意見征集的速度。30年來,廈門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積極回應群眾期盼,持續加強社會民生領域立法,將全過程人民民主體現到法規的起草、調研和審議各環節,匯聚民意民智,廣開立法言路。 率先頒布地方性學校用地保護法規 教育用地有保障 本月,全市教育重點工作新聞通氣會剛剛召開,廈門今年計劃建成中小學幼兒園項目38個、新增學位4.1萬個。近年來新學校新校區“批量上新”,離不開立法的保障。 1995年,廈門頒布了全國最早的地方性學校用地保護法規——《廈門經濟特區學校用地保護規定》,提出以人口規模規劃配置學校的具體標準,以及生均用地的定額指標。2009年,法規進行修訂,在學校布局、規劃編制、學位配置、用地標準、建設保障等方面細化規定,涵蓋了學校用地從規劃選址到建設使用的全過程、全方面。 市教育局副局長吳雪慧表示,法規實施近30年,助推教育量質齊升。她說:“用3組數據來說話,一是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從1995年的820所增加到如今的1402所,二是在校生規模從1995年的27.3萬人增加到現在的112.4萬人,學校的用地面積從原來的389.7萬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2835.2萬平方米。” 依據該規定第十二條,出讓或者劃撥的建設用地中包含學校用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制定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方案或者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時,應當征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吳雪慧介紹,隨著全市建立起“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可以通過平臺實時掌握規劃調整情況,定期參與相關部門會商。她表示:“我們開玩笑說,這部法規讓我們更忙碌了,但是作為教育人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立法的堅強后盾。”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