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百城消費者滿意度測評 廈門名列福建第一
2024-03-15 09:53:59?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案例6 海鮮餐廳涉嫌消費欺詐 2023年1月28日,微博網民發圖配文稱在八市某餐廳就餐被宰,“4個菜付了3500元”。思明區市場監管局經過調查,了解到經營者在投訴發生后,主動聯系消費者退還消費款項3500元。但執法人員在廚房后方過道處發現2個泡沫箱內儲存有各類冰凍海鮮近50斤,經了解,證實該店存在以冰凍海鮮掉包活鮮的行為。思明區市場監管局責令改正,并處罰款15萬元。 案例7 利用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權利 2023年7月,湖里區坂上社某攝影店涉嫌利用格式條款排除或限制消費者權利規定,在與消費者簽訂的《合同單》里約定“定金、拍攝付款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退款,轉讓及更改他用”。經進一步調查,當事人在經營活動中與消費者簽訂含上述格式條款的《合同單》19份,涉案金額16684元。湖里區市場監管局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建議給予警告,并對當事人罰款人民幣3000元。 案例8 二手車退車消費糾紛 2023年8月,消費者通過某二手車行購買一輛二手車,價格53000元,購車當日車輛的行駛里程為6.3萬公里。10月15日,車輛發生故障進行維修,維修師傅告知該車輛實際行駛里程將近12萬公里。消費者向商家反映,要求商家以5萬元回購車輛。經執法人員多次協商和調解,商家同意扣除使用折舊,按4.3萬元回購車輛,雙方達成和解。 案例9 房地產公司虛假宣傳贈送“魔鏡” 2023年5月起,某住宅小區業主反映某房地產公司在2020年前后售房時承諾贈送“魔鏡”(遠程遙控門禁可視對講系統)卻未兌現。市場監管部門啟動訴調對接機制處置該事件,成功引導183位業主與房地產公司簽訂調解協議并做司法確認保障協議執行,挽回業主經濟損失近15萬元。 案例10 美容店搞團購促銷價誤導消費者 同安7家美容店在某網絡平臺上銷售14個團購項目,事實上,線下經營場所不存在與線上團購所對應的項目、價格及銷量等信息,商家通過虛構原價、搞團購促銷價來誤導消費者,涉嫌價格欺詐。同安區市場監管局予以責令整改,并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1倍罰款。同時,將案件線索移送至品牌方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處理。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