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海滄區 > 海滄頻道 > 本地快訊 > 正文

廈門海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措并舉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2024-03-15 09:53:59? 作者: 陳泥?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點題整治 網絡餐飲食安更加放心

2023年,海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開展“點題整治”臟亂差店家入駐外賣平臺活動。通過實地檢查深扒線上線下“兩張皮”,加強對轄區網絡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該局聯合餓了么、美團開展“春雷行動”,對轄區20多家網絡餐飲單位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兩家網絡餐飲單位存在后廚臟亂,調味料過期,冷凍食材無進貨票據,冰箱生熟制品、成品半成品混放,廚房內存放自制泡酒與尿堿溶解劑,消毒柜未使用等食品安全隱患。執法人員現場督促涉事餐飲單位停業整頓,并責令美團、餓了么訂餐平臺同步下線處理。對涉案單位除了立案查處,市場監管部門還組織開展“回頭看”檢查,并以案釋法,提醒各入網餐飲單位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通過整治,轄區網絡餐飲服務單位消費投訴量顯著下降。

整治亂象 旅游市場秩序持續優化

去年來,海滄區市場監管局一方面嚴格落實福建省旅游投訴“一口受理”服務,妥善調處化解消費糾紛;另一方面聚焦節假日,組織開展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檢查景區及周邊、地鐵口周邊及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購物場所、旅游住宿業,確保節日旅游市場平穩有序。

在專項整治行動中,海滄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執法人員成立旅游市場秩序檢查小組,重點打擊無照經營、虛假廣告、計量作弊、價格違法、假冒偽劣、欺客宰客、涉旅商業賄賂等違法違規行為。根據舉報線索,該局聯合文旅、公安、建設交通部門開展實地摸排,對轄區一大型珠寶旅游購物點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在聯合多部門共同治理侵害游客合法權益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海滄市場監管部門還組織執法人員對轄區酒店及景區周邊農家樂餐飲店、海鮮排檔進行食品安全檢查,指導新開業餐飲經營戶做好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并結合文明餐桌行動要求,引導商家積極倡導拒食野味、杜絕浪費。

典型案例

未經許可從事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

當事人被罰65000元

2023年4月5日,海滄區市場監管局收到消費者投訴舉報線索,稱祁某銷售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檢測結果不準確,要求市場監管部門予以查處。

經查,祁某曾入職于生產抗原檢測試劑的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2月,其從該公司獲得1000人份抗原檢測試劑,并于同月18日將上述試劑以5000元的價格銷售給一微信網友。祁某所銷售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屬第三類醫療器械,但至案發時,其未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一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海滄區市場監管局責令祁某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款人民幣65000元。

購房反悔意向金不退

消費者求助獲支持

2023年9月14日,林某與廈門某房地產有限公司銷售代表簽訂購房意向協議,并支付意向金7萬元人民幣。但在后續對該樓盤進行多方了解后,林某認為樓盤品質與自身期待存在落差,不想購入該處房產,要求房地產公司退還意向金,但遭到拒絕。

海滄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結合《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內容,向房地產公司代表說明有關“意向金、訂金及定金”的區別,告知其意向金并非法律概念,意向金的支付只是買方作出購買房屋的意愿表示。在意向金沒有轉變為定金之前,購買人隨時可以拿回意向金。經調解,房地產公司代表同意退款。林某對海滄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的處理表示感謝。

利用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權利

經營者被罰5萬元

自2023年3月起,海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多次關于廈門市海滄區某美容店的投訴舉報,均是消費者對該店提供的服務不滿,要求退款卻受合同約束無法成功。執法人員對該店進行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與顧客簽訂有名為“顧客服務單”的三聯單,其第二聯的背面注有“協商”部分。根據該部分內容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或限制消費者權利內容的合同,其行為涉嫌違反《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辦法》第八條第(六)項、第(八)項之規定,構成利用格式條款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依法投訴、舉報的權利的違法行為。海滄區市場監管局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對當事人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及處以罰款50000元人民幣。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