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海滄區 > 海滄頻道 > 省媒看海滄 > 正文

這里續寫著一群“海洋精靈”的故事

2024-02-21 11:16:33? 作者: 施辰靜? 來源: 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中華白海豚在火燒嶼海域暢游。 周清 攝

綠樹蔥蔥,白鷺翱翔,時不時有海豚躍出海面玩耍嬉戲……在海滄大橋西段橋下、距離東渡碼頭僅幾百米的廈門西海域,有一個寧靜又生機盎然的無居民海島火燒嶼,這里有全國首個中華白海豚救護基地——火燒嶼中華白海豚救護繁育基地,它不斷見證和續寫著一群“海洋精靈”的故事。

2002年以來,廈門市政府陸續投資5800多萬元建設火燒嶼中華白海豚救護繁育基地。基地由救護館、繁育館、中華白海豚科普館等組成,是中華白海豚等鯨豚類水生動物救助、馴養、繁育及聲學研究等課題開展的平臺,2011年正式投用以來,已救護瓶鼻海豚、綠海龜等珍稀動物數十只,接待國內外游客10余萬人次。

近日,在中華白海豚救護繁育基地里,記者看到兩只在此療養的瓶鼻海豚(又稱寬吻海豚)濤濤和歡歡。據悉,目前,基地有4只瓶鼻海豚和4只綠海龜,都是在周邊海域誤入漁網受傷,被漁民送來暫養的。當天,歡歡、濤濤看起來狀態很好,時不時探出圓圓的腦袋和岸邊的人們互動,乖乖地翻出肚皮讓工作人員進行醫療康復動作,還會聽從指令高高躍出水面,聰明活潑又親切。

工作人員透露,濤濤和歡歡還是一對小兩口,歡歡已懷孕6個月。探索中華白海豚的人工繁育是基地未來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基地正對與白海豚有著接近習性的瓶鼻海豚開展繁育試驗工作,如能成功,將為下一步的白海豚繁育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經過基地的悉心照料,歡歡和濤濤將在時機成熟后被放歸海洋,而在外面的世界,更多的海豚及其他海洋生物還需要更多預防性的保護。

“白海豚在近岸海域中里屬于食物鏈頂端,我們把它看作廈門海洋環境的指標性物種。”廈門中華白海豚文昌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原調研員辛建軍介紹,白海豚喜歡棲息在亞熱帶海區河口咸淡水交匯的水域,因為活動范圍與人類高度重疊,也更容易受到過度捕撈、填海造地、水下噪聲、橋梁建設、海漂垃圾等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上世紀80年代以來,廈門的白海豚種群數量開始明顯減少。

1997年,省政府批準建立廈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廈門又將白海豚、文昌魚、白鷺三個保護區整合在一起,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廈門珍稀海洋物種自然保護區。

更難得的是,廈門出臺了全國第一個中華白海豚種群及棲息地保護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廈門中華白海豚保護規定》(1997年)等一系列保護白海豚的法規和文件,在白海豚主要活動區域劃定禁漁區,提出限制船速、控制水下噪聲、打擊非法捕撈等規定,切實保護海域生態環境和珍稀海洋物種。

近年來,保護區還引進一系列智能、高效的技術手段來監測和分析海豚的個體基本特征、年齡段以及活動范圍等信息。廈門中華白海豚文昌魚自然保護區事務中心主任蔡立波告訴記者,2021年,廈門自然保護區智慧監測監控系統正式開始運行,陸續在白海豚的活動區域設立73個高清攝像頭,監測視頻可實時傳輸至云端,工作人員在遠程就能實時掌握白海豚的動態。將來,利用AI算法,還可以根據拍攝到的白海豚的行動軌跡自動分析白海豚的生活習性。

經過多年的努力,這個全世界唯一能夠在城區海域直接觀賞到中華白海豚的城市,從一度讓白海豚失去生存的安全感,到漸漸為其重筑起溫馨自在的家園;從種群數量的急劇下降,到如今時常能被市民一睹芳姿生存,白海豚成了廈門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成效的代言人。

“目前,廈門中華白海豚的種群數量已從上世紀90年代的60多只穩定提升并保持在近100只,而且青年白海豚占了總數的一半以上,這說明種群結構越來越合理。”廈門市自然保護區事務中心監測與宣教科科長許靜欣慰地說,現在每年都能觀測到新出生的小海豚,老海豚帶著小海豚出來的遛娃場面也經常能看見。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