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廈門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2024-02-07 09:15:20?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堅持傳承創新 推動文化事業產業繁榮發展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 廈門加快建設“文化中心、藝術之城、音樂之島”,大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文化遺產保護水平持續提升,文藝精品不斷涌現,文化惠民春風化雨,文化產業活力迸發,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 如今,鼓浪嶼標志性建筑八卦樓內部展陳裝修已完成并重新對外開放,在維持原有結構的基礎上,工人們不僅對室內進行了布展,還對庭院進行綠化提升。在活化利用中,讓遺產得到保護,讓文化得以傳承。 守護文化傳統,留住歷史根脈。去年以來,廈門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的理念,推進全市第二輪不可移動文物集中保護修繕;加強閩南文化生態保護,以守正創新的銳氣譜寫當代華章。 2023年,廈門繁榮文藝精品創作的腳步從未停歇。由廈門歌舞劇院出品的音樂劇《我愛沙坡尾》,在去年第二屆全國優秀音樂劇展演期間精彩上演。這部通過小切口反映大主題的音樂劇,探討了如何更好珍惜文化記憶和守護精神家園。通過真實呈現沙坡尾一隅的人情味,讓觀眾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廈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力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去年各國有文藝院團先后獲國家級、省級獎項49項,《茶禮》《陳化成》《花兒與海》等一批舞臺藝術精品不斷涌現。在福建省第十屆百花文藝獎評選中,廈門有21件文藝作品獲獎,總數位列全省九地市第一。 文化惠民、文化為民、文化利民,文化的力量如浩蕩潮流浸潤心田,似戰鼓擂響催人奮進。 去年,廈門舉辦第二屆廈門市民文化節,吸引了500多萬人次市民游客參與,活動全網傳播觸達量突破1.65億人次。“我們的中國夢”“文藝大講堂”“戲曲進校園”等文化活動持續推進,“全民閱讀”行動不斷深化,“翻閱的力量”“書香鷺島活動月”等閱讀品牌持續推出,市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從牽手首屆中國電視劇大會,到舉辦第二屆全國優秀音樂劇展演,再到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連續10年落戶廈門……廈門以高質量文化供給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文化需求。 辦好一個節,搞活一座城。去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廈門共舉辦8大類54項活動,超過2000位境內外電影界嘉賓齊聚鷺島,簽訂文化影視項目126個,總額達280.5億元,涉及實體影視、文旅融合、AI應用、影視科技教育、元宇宙等多元業態,有力推動廈門文化影視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思想之炬照亮前行之路,奮進之筆書寫時代答卷!新的一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指引下,篤行實干、勇毅前行,擔負新使命,彰顯新作為,更好地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探索試驗、探路先行貢獻力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