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集美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昨開幕
2023-12-27 08:21:4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建言資政擔使命 深化協作開新局 集美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昨開幕,總結工作成效,展望今后目標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沈琦) 集美進入“兩會時間”。昨日,集美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開幕,總結過去一年政協工作,展望今后工作目標。 九屆二次會議以來,集美區政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決策部署及上級政協要求,緊跟區委步伐,緊貼中心大局,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主動建言獻策,全面履職盡責,凝聚思想共識,匯聚奮進力量,為集美在全市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走前頭、作示范,盡政協之責、展政協之為、傾政協之力。 建言有高度 緊扣中心任務 以更強擔當服務發展大局 118家美食、美妝、美好設計、美妙視聽商戶齊聚集美中央活力區(CAZ)青春市集;500名騎行愛好者“打卡”首屆集美CAZ環灣騎行活動;近百位青年人才漫游杏林灣人才步道,用腳步丈量集美的活力與魅力……今年,一系列“爆款”活動“火出圈”,讓集美中央活力區成為我市的活力時尚新地標。而這一切,離不開“政協智慧”的推動。 今年,集美中央活力區正式啟動,如何構建跨島消費集聚新高地?圍繞這一主題,集美區政協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委員們圍繞完善提升規劃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夜間活力等方面提出30條意見建議,助力區政府高質量謀劃推動該片區產業升級、商圈優化、人氣商氣聚集。 九屆二次會議以來,集美區政協引導委員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問題謀良策、出實招,梳理匯總成6個方面35條建議,推動全區重點工作有力開展。堅決貫徹區委“項目攻堅年”、重大片區專班化運作的決策部署,開展“抓項目促發展”委員金點子征集活動,收集委員意見建議199條,梳理匯總82條報送區委區政府作決策參考;圍繞“聚焦新能源發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賡續嘉庚精神,煥發百年學村新輝煌”“推動工業數字化,促進產業創新發展”等議題,組織開展高校委員座談協商、專委會對口協商活動,提出意見建議。圍繞“助推集美區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促進在集高校畢業生留集就業”等課題進行調研,發動委員和專家學者開展前瞻性研究,多層次協商討論,形成了一批有質量的建言成果。 今年,區政協統籌成立56個課題組,組織政協委員、有關專家學者218人次,參加各類專題調研和協商會議,形成3篇建議案、8篇情況專報、42篇會議發言,提出165條建議,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服務有溫度 緊盯民之關切 以更實舉措增進民生福祉 不久前,集美區一名群眾通過“智慧集美”微信小程序反映,月美路一處綠道指示牌損壞。區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在線“接單”核實,派發至集美城發公司處理,當天上午就將指示牌修復完成。今年剛投用的“智慧集美”平臺,大大提升了集美區社會治理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化效能。這其中也凝聚了集美政協的力量。 數字時代,如何推動社會治理邁向社會“智”理?區政協委員經過實地調研,提出“關于優化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的建議”,集美區政協將其列為重點提案進行協商和專項民主監督,推動區政府成立社會治理指揮中心,打造“智慧集美”平臺,通過“網格化+大數據”提升基層網格治理水平。 緊盯民生福祉獻計出力,集美區政協重點關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城市建設管理等與百姓密切相關的領域,提交事關民生的提案94件,開展提案辦理協商28次,助推解決民生訴求。圍繞群眾關注的“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開展主席會議視察,提出針對性建議,推動基礎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圍繞城中村改造、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開展視察調研,就“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基層網格治理工作”開展專項民主監督,把脈問診、對癥下藥,助推相關工作落細落實。 集美區政協通過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走訪群眾等方式,聚焦群眾關切,堅持“小切口”,把“集美北部工業區公交線路優化”“黃地偏遠山村路燈建設”“集美學村牌坊前交通標識完善提升”“前場瑤山社臨時菜市場設置”“廈門大橋進島橋頭片區交通優化調整”等群眾關切的“關鍵小事”變成委員關注的“頭等大事”,開展點題協商、現場協商17場次真正把問題協商在基層、解決在基層。 著力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區政協全年征集社情民意信息337條,被全國政協和省市政協采用38篇,區委、區政府領導批示19件次,一大批意見建議轉化為惠及民生的實際舉措。 履職有力度 加強自身建設 以更大限度凝聚共識力量 開幕式上,集美區政協通報表揚了本年度7個優秀提案和6個提案承辦先進單位、30位履職積極委員。這是集美區政協為充分激勵廣大委員擔當作為的舉措之一。 集美區政協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注重加強自身建設,抓機制強規范、抓隊伍促管理、抓聯動增合力,不斷夯實集美政協事業發展基礎。著力夯實制度保障,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凝聚共識工作的實施辦法》《集美區政協開展“微協商”活動指導意見》《集美區政協大興調查研究的具體實施方案》。堅持優化服務與加強管理并重、正向激勵和剛性約束并行,完善履職管理“積分制”,舉辦委員培訓班、常委暑期讀書班,著力提升“四個能力”,推動答好“委員作業”。 為充分發揮委員作用,集美區政協積極搭建履職平臺,大力推進基層協商議事陣地擴面提質,堅持因地制宜,按照“一室多用”和“六有”標準,指導推動鎮街村居建立協商議事陣地17個,實現六個鎮街全覆蓋,形成區級委員活動中心、鎮街委員活動室、社區委員工作室、界別委員聯系點四級網絡,為基層協商議事提供陣地保障,真正在群眾家門口搭建協商平臺。 同時,集美區政協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匯聚推動集美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九屆二次會議以來,區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全年提交會議發言28篇、提案13件,反映信息290多篇,充分發揮參政議政作用。持續開展“書香政協·悅讀越美”活動,系統構建“1+1+N”讀書學習培訓體系,引導委員在讀書學習中深化思想認識、提升履職本領。舉辦“向海圖強、揚帆集美”主題繪畫作品展,引導社會各界永遠跟黨走、建功新時代。專程赴港召開政情通報會,召開紀念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10周年和集美學村命名100周年座談會,利用第三屆嘉庚論壇平臺積極聯誼海外僑胞,廣泛凝聚愛國力量。 數據 提案辦理滿意率100% 集美區政協九屆二次會議以來,全體政協委員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共提出提案248件,經審查合并立案118件,涉及經濟建設、城市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 上述提案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分別交由有關承辦單位辦理,共收到提案復函166件(含分辦單位復函件)。對提案辦理結果表示滿意、基本滿意的有118件,委員滿意率100%。 展望 為集美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 2024年,集美區政協將堅持以黨建強引領,以協商促發展,以團結聚共識,以創新添活力,以擔當樹形象,為集美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力量。 一、持續學習貫徹新思想,高站位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抓實理論武裝,著力鞏固主題教育成果。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更加自覺在區委的全面領導下開展工作。強化思想政治引領,不斷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二、聚焦四個方面現代化,在走前頭作示范中履職盡責。突出以“產”為要,就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等方面,開展課題調研和協商議政。緊扣以“城”為基,圍繞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就城中村改造、重點片區建設、老舊小區更新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等開展視察監督。深化以“治”為先,就打造更加宜居智慧城區、完善社區應急體系建設、構建現代化鄉村治理體系等領域,開展調研協商、視察監督。堅持以“人”為本,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促進養老撫育服務健康發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等獻計出力。 三、豐富創新平臺載體,廣泛匯聚團結奮斗磅礴力量。不斷拓寬聯系群眾渠道,用好委員活動室、委員工作室、委員講堂、委員宣講隊、書香政協等平臺載體。有效推進大團結大聯合,舉辦紀念陳嘉庚先生150周年誕辰系列活動。 四、健全完善政協協商體系,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完善政協全會協商、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協商、高校委員座談協商、專委會對口協商等四大協商平臺建設。做優“微協商”品牌,采用現場協商、街邊協商的方式,持續推進“零距離”微協商實踐活動。 五、增強爭先創新意識,推動整體工作全方位躍升。積極以數字賦能協商履職,打造協商在線、學習在線、提案在線、委員履職在線等綜合應用服務。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