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文集美”建設 為高質量發展凝聚磅礴力量
2023-12-20 08:38:17?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深化“人文集美”建設 為高質量發展凝聚磅礴力量 通過舉辦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等文藝盛事,展現集美獨具特色的“一精神三文化”人文魅力。(記者 林銘鴻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陳怡婷)日前,集美區召開全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網信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及網信工作會議精神,部署當前和今后重點任務。 2023年,集美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落實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為抓手,堅持穩中求進、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敢于斗爭,發揮轄區高校林立、青年聚集的資源和智力優勢,不斷深化“人文集美”建設提升,全力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網信工作高質量發展,為集美在全市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走前頭、做示范提供堅強思想保障、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把握多元需求 理論宣講潮起來 “二十大譜新篇,華夏復興志更堅……”一手拿小快板,一邊說一邊唱,青年宣講員夏之奡用音樂快板說唱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是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青年說”微宣講活動中的生動一幕。 黨的理論傳播,要牢牢抓住青年這一重要群體。今年3月以來,集美區組建“青年說”宣講團,持續深入校園、機關、社區進行巡講。青年宣講員們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化作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讓理論更接地氣、宣講更富朝氣。 集美區還推出“奮斗有我 集美青年說”宣講微視頻,編排戲曲宣傳、沙畫演繹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微宣講作品,打造黨的二十大精神“元宇宙”學習館,深受年輕人喜歡。 目前,集美區已擁有區委講師團、百姓宣講團、戲曲宣傳隊、“青年說”宣講團等多支理論宣講隊伍,針對不同群體的多元需求,依托“學習強國”、黨的二十大精神“元宇宙”學習館、集美講堂、嘉庚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線上線下平臺,用好“電影藝術黨課”,開展“深學新思想,福建建新功”百學千映活動、主題教育“新思想微宣講”示范宣講活動,在全區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 弘揚“一精神三文化” 輿論陣地強起來 專題紀錄片《學村星火》用影像記錄、口述歷史、情景再現等方式,再現1921—1949年間馬克思主義火種在集美學村興起、發展,直至在閩西南星火燎原的歷史,在學習強國總網推送;原創H5《2023對話1913:嘉庚精神 薪火相傳》通過人物的“時空對話”,展示集美學村百年發展變化……今年是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10周年、集美學村命名100周年,集美區推出一批“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題材文藝精品,多角度呈現集美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傳承弘揚嘉庚精神等方面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舉辦第三屆嘉庚論壇、首屆“嘉庚杯”福建省大學生美術作品大賽等活動,組織海內外華僑華人、集美校友、青年學子齊聚嘉庚故里,賡續嘉庚精神。 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教育、集美中央活力區建設、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等工作,集美區強化輿論陣地建設,為高質量發展營造強勁有力的氛圍。強化全媒體資源整合,提升新聞采編時效和質效。上線“人文集美”小程序,打造集中展示集美“一精神三文化”的數字窗口。 信息革命時代,如何扎實開展網信工作,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戰線的必答題。集美區發揮高校人才眾多、坐擁軟件園三期的優勢,強化數字賦能,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推動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入選首批省級數字鄉村試點縣(市、區)名單。 深化精神文明建設 文明新風樹起來 “以前要‘打游擊’,現在流動攤販也有了一個‘家’,生意更好了!”夜幕降臨,軟件園三期金海豚廣場的一排餐車“開張”了,攤主陳榮源樂呵呵地說。據了解,針對占道擺攤、人車混行等問題,集美區堅持創建為民,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推出攤規點3.0版,打造軟件園三期商業綜合體精品樣板街區,既滿足了園區職工多樣化用餐需求,也留住了“人間煙火氣”。 在今年的市對區文明城市創建暗訪測評中,集美區名列前茅。斐然成績背后,是集美區推動文明建設常態長效的努力——完善創建體制機制,建立“區領導統籌指揮——區創建指揮部辦公室統一調度——各職能部門跟進落實——各鎮街創建工作小組兜底責任”的四級聯動體系,形成強大合力。強化科技賦能,依托“文明云”督辦系統,常態化開展暗訪巡查,針對發現的問題督促各單位及時整改。 集美作為嘉庚精神的發源地,樂善愛鄉的品格在這里得到延續。當前全區實名注冊志愿者達16.79萬余名,1580支志愿服務隊伍常態化活躍在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中。今年,2個志愿服務項目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奪金摘銅。集美更是發揮高校集聚的優勢,深化“校地共建”,將高校志愿資源轉化為推動社區治理、建設文明集美的青春力量。 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集美區還打造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館,建立典型選樹長效機制,深化道德典型舉薦幫扶,盧秀毅、蔡藝卓榮登助人為樂“福建好人榜”,紀惠嬌獲評第八屆福建省道德模范。 發揮人文優勢 文化產業火起來 近日,2023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在集美開幕。這是集美第九次牽手全球最具盛名的攝影節——法國阿爾勒攝影節,落地廈門舉辦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該活動已成為集美、廈門乃至中國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 今年來,讓集美頻繁“火出圈”的,還有第29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首屆中國電視劇大會。多場極具影響力的藝術盛宴落戶杏林灣畔,讓集美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人感受到集美的人文魅力。 文化,是城市的底色和靈魂,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集美區深耕辦好海峽兩岸(集美)龍舟賽和龍舟文化節、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集美(端午)詩歌節等品牌活動。同時,積極培育新品牌活動,成功舉辦了2023首屆海峽兩岸青春影展、IAI全球設計獎、集美學村青年設計大賽等具有影響力的大型活動。深化對臺和對外交流,舉辦東盟文化藝術創作季、福建·東盟電影文化周、廈門-中菲音樂之聲、集美·閩臺大學生美術作品大賽作品展、集美·兩岸大學生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展,持續講好集美故事。 2023年,集美文藝創作喜迎豐收季,廣播劇《江山——陳嘉庚與中國共產黨》等6部作品獲福建省第十屆百花文藝獎;19件作品獲第七屆廈門文學藝術獎,集美區文聯獲“優秀組織獎”,獲獎數量位列全市前列;3件作品入圍第29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 文化產業蓬勃發展,讓集美“吸睛”也“吸金”。集美加大文化產業招商引資步伐,深化“以節促產”,在首屆中國電視劇大會期間,舉辦“集美之夜”活動,與8家代表企業簽訂投資額14億元,與中廣聯合會6個專委會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在集美建立影視創作基地;結合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第二十三屆投洽會開展文化產業招商推介,舉辦美好生活論壇,集中簽約一批項目。在2023金雞電影市場開幕式上,共簽約16個項目,總金額62.3億元,其中十億級重大項目有3個,排名全市第二。今年來,文化產業招商項目共計52個,項目擬投資額達95億元,突顯集美文化產業的“含金量”。 今年來,集美區落地紅點設計博物館、廈門復興影業、奧映火炬影視、云夢城影業等一批頭部企業;積極推進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兩岸音樂產業融合基地、iOi數字藝術產業園區、國家特色文化服務出口基地(語言服務)、鉑爵集團愿望屋、“大明千星港”等重點項目。廈門夢加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真有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名單。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