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集美區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資訊 > 正文

第四屆集美區大學生嘉庚論壇昨舉行

2023-12-13 08:34:11? 作者: 林桂楨?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賡續嘉庚精神 共話時代新聲

第四屆集美區大學生嘉庚論壇昨舉行

青年學子通過聲情并茂的演講,與觀眾分享自己對嘉庚精神的深刻領悟。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趙婧“嘉庚先生心系家國,一生為之奮斗,忠公是嘉庚精神的核心……”昨日下午,第四屆集美區大學生嘉庚論壇在集美大學舉行,為在征文活動中獲獎的師生頒獎,并邀請10組獲獎選手登臺,通過演講,與現場觀眾分享自己對嘉庚精神的深刻領悟。

今年是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10周年、集美學村正式命名100周年。本屆大學生嘉庚論壇以“陳嘉庚與集美學村的百年回響”為主題,是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的一部分。

本次論壇由集美區委宣傳部、集美大學黨委宣傳部、集美文教區管委會、共青團委員會和集美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集美大學團委、華僑大學團委、廈門理工學院團委、廈門醫學院團委、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團委等單位協辦。

活動回顧

11所院校投稿

來稿數量創歷史新高

作為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的一部分,本屆大學生嘉庚論壇旨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鞏固校地文化交流平臺,弘揚學村文化,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學習、踐行和傳承嘉庚精神,共同書寫新時代賡續嘉庚精神的青春答卷。

自今年9月27日起,論壇圍繞陳嘉庚創辦集美學校的故事、集美學村的命名、嘉庚精神與人文集美研究、嘉庚精神的新時代價值等選題,面向全體集美高校學子開展論壇征文活動,共收到678篇來稿,投稿數量創歷史新高。這些征文來自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廈門醫學院、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廈門華廈學院、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廈門工學院、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集美工業學校、廈門工商旅游學校等11所大中專院校。

經過專家審慎評選,本屆論壇最終產生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及優秀獎20名,另有21位老師獲得優秀指導獎。

評委點評

主題應時應景

引導學子弘揚嘉庚精神

“本次征文呈現出導向鮮明、主題突出、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文風清新、感染力強等共同特點。”集美大學陳嘉庚研究學者、本次征文活動評審組長廖永健說,評委們欣喜地看到,有好幾位少數民族學生、海外僑胞僑生以青澀但真誠的文字,把對嘉庚先生的敬仰、家國情懷和報國之志傾于筆端,有不少反映作者的親身體驗,語言鮮活樸實,文風清晰,可讀性、感染力都較強,也有不少是能夠將學術觀點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論證嚴密,有一定思想高度和理論深度的佳作。

廖永健說,主辦方設立的“陳嘉庚與集美學生的百年回響”這一主題應時應景,對引導集美學村廣大學生學習、踐行與賡續嘉庚精神,立德樹人、培養新時代好青年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聲音

尼瑪拉姆:

不管走到哪里 始終銘記校主事跡

“剛步入大學,學校為我們上的開學第一課就是校史和嘉庚精神,校主愛國愛鄉、傾資興學的事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兩年多的學習生涯里,我一遍又一遍研讀嘉庚精神讀本,參觀嘉庚先生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一次又一次被其崇高品質所打動。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嘉庚先生對婦女兒童享有平等教育權的超前理念。”來自西藏昌都市的集美大學誠毅學院法學專業大三學生尼瑪拉姆結合自身求學經歷,寫下《光風霽月 震古爍今——有感于嘉庚先生倡導的婦女兒童享有平等教育權的理念》一文,獲得本次征文比賽的一等獎。

“今后,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會銘記校主陳嘉庚的事跡,用嘉庚精神激勵自己勇毅前行。”尼瑪拉姆說,她將爭取成為陳嘉庚紀念館的志愿講解員,發揮嘉庚學子的力量,將嘉庚精神傳得更廣、更遠。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