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區深化改革創新 推動“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建設
2023-12-11 08:18:47?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集聚青春活力 綻放“集美之美” 集美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建設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作為全市常住人口最多的行政區,集美區常住人口已突破109萬,其中,14至35周歲的青年人口占比超過45%。青年成為集美區各行業各領域的中堅力量和生力軍。 去年,集美區成為全市唯一入選的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區。試點建設以來,集美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改革創新為支點,將青年發展工作列為工作重點,制定了《集美區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行動方案(2022-2025)》,提出實施青年創業、青年就業、青年生活、學村學子、臺青聚融、青年成長等“六大工程”18項計劃,構建“1+1+6+N”青年工作模式,全方位構建有利于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生活、學習生活、健康成長的友好環境,讓集美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集美更有為。 全方位政策扶持 助力青年創業圓夢 一面全身鏡經過智能化、數字化賦能,就能把家里客廳、臥室打造成健身房——在集美新城軟件園三期,一家從事“智能健身鏡”研發生產的科技企業“數智引力”近來頗受業內關注。 作為廈門市“雙百計劃”人才創辦企業以及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智引力”擁有授權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等知識產權超過30項,獲得了包括籃球明星易建聯、火炬興業科創基金等方面的多輪融資。創始人林承瑜是一名年輕的“90后”,正是看中了集美這片“青春熱土”,在留學歸國后回到家鄉集美創業拼搏。 密集的高校人才、友好的營商環境、充滿活力的城市氛圍……當前的集美正釋放出強大的“引力磁場”,讓越來越多像林承瑜一樣的青年人才來到集美創業。致力打造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的集美,推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給予青年創業者創業啟動資金、貼息貸款、場地補貼等配套扶持的舉措,全方位助力青年“創業筑夢”。 作為廈門市高校資源最密集的行政區,集美匯聚16家高校、科研院所,青年人才在這里蓄勢、涌動,激蕩出巨大的創新潛能。去年,集美區成立以開展產學研交流合作和人才項目引進孵化為主要職責的“高校產業技術聯盟”,在全省率先推出首個區級產學研綜合性支持政策《集美區產學研合作“四個一百”行動方案》,為轄區高校、科研院所與“三高”企業牽線搭橋。 依托總量超過2000億元的“杏林灣基金聚集區”和全市成立最早的區級產業引導基金,集美區大力引進國際化創投資本和人才項目,助力青年人才創業筑夢。落戶于集美軟件園三期的青年人才企業韞茂科技,其投資方鼎新資本就是杏林灣基金聚集區引進的基金之一。 今年,集美區專門修訂了《集美區創業大廈管理辦法》,把位于優質地段的創業大廈拿出來,為青年人才提供充足的創業空間。轄區高校老師學生創辦企業、留學歸國人員創辦企業、高層次人才創辦企業、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基金投資的創新型企業等均可申請享受優惠入駐。 針對大學生在集就業,集美也準備了一系列暖心的保障舉措,比如修訂出臺《集美區企業青年人才生活補助辦法》,對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給予每人每年最高6000元的生活補助。創新成立集美學村家長學校,深受各方好評。集美在鼓勵托幼一體和國企舉辦托育中心的同時,專門支持姚明織帶公司等經營主體在工業園區開辦托育中心,目前全區可提供3906個托位,可滿足不同群體,讓青年“帶娃、上班兩不誤”。 “集美區的青年發展政策和住房補貼政策為我們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使得我們能夠更加專注于工作,實現個人價值?!苯衲耆脒x“集美工匠”的三達膜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陳云強說。 提升城市品質 打造中央活力區 匯集百余家優質商戶的創意市集、活力四射的樂隊現場秀、令人流連的互動體驗區……10月底以來,集美中央活力區(CAZ)連續在周末打造盛大的青春市集活動。圍繞美食、美妝、美好設計、美妙視聽等業態內容,活動設置了“青春市集、演藝表演、影視藝術、潮玩運動”元素主題活動,帶來滿滿的青春人氣和城市活力。 集美中央活力區(CAZ)是今年集美區打造的城市活力時尚新地標,旨在有機融合產業發展、工作生活、文化旅游等各城市功能,構筑“朝氣蓬勃、流光溢彩、多元共融”的跨島消費聚集新高地。 以打造“中央活力區”為切入點,集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公共配套服務高水平發展,滿足青年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今年來,集美在中央活力區陸續舉辦“百團綻放”首屆集美青年社團嘉年華、首屆青年潮玩節等多樣城市活動。 立足集美青年社團蓬勃發展的優勢,成立青年社團聯盟,搭建高校社團與社會社團、頭部企業的鏈接平臺,為青年創造“生活圈”“社交圈”,提升青年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沿杏林灣綠道美景騎行,在運動健身中欣賞集美之美;到星巢越中心聽一場酷炫的Livehouse(小型音樂現場),或到嘉庚劇院看歌劇、芭蕾舞、音樂劇、話劇,感受周末的美好生活……集美區作為全市首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正加大力度對文旅板塊進行深度開發,用年輕語言重構區域發展。萬科云城、十里長堤等入選第一批集美十大“青年潮聚地”。 集政策解讀、就業創業資訊、志愿服務對接、熱門活動推薦等服務于一體,集美區開發上線了“青春集美”數字平臺,全方位、一站式服務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生活、娛樂交友。集美區還開展了第一批“集美區青年發展友好型企業”選樹活動,首批36家企業入選,深入推動企業、青年、城市之間的高質量融通互動。 發揮兩岸特色 推動青年群體融合創新 一個月前,以“城隍在集美 青年逗陣行”為主題的兩岸特色廟會暨“城隍在集美”文化節在集美區后溪鎮城內社開幕,此次廟會聚焦傳統文化和青年群體的融合與創新,吸引了200多位兩岸青年的積極參與。 集美區是兩岸融合發展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區,兩岸青年的交流與合作成為青年工作的重要環節。集美充分發揮全省唯一兩岸融合發展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區、全市唯一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的疊加優勢,著力做好“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三篇文章,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為兩岸青年提供更多更實的“集美機會”。 今年5月,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高校攜手聚融壹家臺灣青年雙創基地,啟動集美區兩岸青年助力鄉村振興活動,聯動金門大學,通過設立鄉村振興工作站、實施校村共建等方式,組織兩岸青年師生發揮專業特長,在集美鄉村振興的舞臺上建功立業,貢獻青春力量。 依托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這一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集美積極探索兩岸青少年研學,實現“研學+文旅+青創”融合互補,讓兩岸青少年一起在玩中學、學中玩。今年來舉辦研學活動108場次,接待兩岸研學生8.3萬人次,其中臺灣青少年近2000人次。集美還積極推動成立兩岸青年創業創新行政賦能顧問團工作室和兩岸青少年發展中心,為兩岸青年提供創業創新指導和支持。截至目前,集美區已有36支臺青團隊落地創業,兌現啟動扶持、住房補貼等297.8萬元資金支持。此外,集美還創設了總規模1億元的“臺商增信資金”,為臺商提供信用擔保和融資支持,助力他們創業發展。 下一步,集美區將繼續積極探索推進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持續健全兩岸青年發展政策體系,不斷優化兩岸青年發展友好環境,為兩岸青年互學互鑒創造良好條件,打造臺灣青年在集美創業就業“溫暖的家”。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