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各區老年大學硬件煥新課程上新 老年教育向新而行
2023-11-27 09:04:29?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各區老年大學硬件煥新 課程上新 廈門老年教育向新而行 廈門日報訊(記者 郭睿 通訊員 李帆)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今年來,廈門市區兩級老年大學紛紛打出“煥新”牌,不僅廈門老年大學新校區正式投用,海滄區老年大學、思明區老年大學也先后搬進新校區,以更加優質的教學環境、更加豐富的教學內涵,服務更多老年朋友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在業界看來,市區兩級老年大學硬件升級,是廈門市區兩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老年教育工作結出的碩果,將有力帶動全市各級老年教育工作向“新”而行,更好地凝聚起推動廈門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廣泛合力。 兩校搬新家 帶來老年教育新氣象 思明區老年大學新建的校史館里,一張張老照片串聯起這所老牌區級校的辦學歷程。今年10月19日,33歲的它又打開了嶄新一頁——位于思明南路的新校區正式投用。學員們走進依山臨海的新校園,在優美風光中,享受老有所學的樂趣。記者從校方了解到,思明區老年大學新校區建筑面積約7810平方米,最多可開設200個教學班,可容納學生7000多名,規模比舊校區增加了三倍多。不僅教學環境更新,這里也開啟了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增添了不少先進的教學設備及適老化設施,比如教室安裝智能黑板,建有視頻錄播室、帶聲學設計的音樂教室等,學員就學的舒適度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就在思明區老年大學新校區啟用半年前,今年4月,海滄區老年大學也搬進了位于南海三路城建大廈的新家。和舊校區相比,這里的交通更加便捷,附近百米內有2個公交站點,23條路線公交可乘,極大方便了老年學員上下學。新校舍建筑總面積7880平方米,比2004年海滄區老年大學建校初期擴大近30倍,設計有多功能廳、錄播室等各類場所48間,其中舞蹈室、書法室等專用教室26間,每周可容納約1.2萬人次來校學習。這里同樣瞄準“智慧校園”建設,配備了一系列智能化設施,比如移動錄播、智慧黑板、人臉識別等設備,以科技助力老年教育發展。 對兩校的學員而言,驚喜遠不止硬件環境的改變。隨著新校區的投用,思明區老年大學和海滄區老年大學均加強了師資配置、豐富了課程設置。在校方看來,正是因為有了更好的教學條件,才有了拓展教學內涵的空間,比如兩校都設置了具備專業功能的課程教室,開設了更多老年人感興趣的課程等。更優質的教學環境加上更具吸引力的教學內容,帶來了兩校學員數量的顯著增長,有力拓展了廈門老年教育的覆蓋面。 各區老年大學 全面提升形成新亮點 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思明區老年大學和海滄區老年大學新校區的建成投用,離不開兩區區委區政府對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視支持。據悉,兩區不僅積極為兩校新校區協調場地,相關領導還在項目建設期間,多次深入項目工地調研指導、協調解決問題,為全力推進新校區建設投用提供了強大支持。 教學環境的變化也在集美區老年大學發生,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下,2019年以來,學校共新增教學場地近5000平方米。與此同時,學校也在區里“真金白銀”的支持下,對校區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和信息化教學系統建設。不論是煥然一新的教室,還是電子化黑板、錄播系統等新設備,都讓學員在這里感受到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氛圍,也吸引著更多老年人走進校園。記者從校方了解到,僅今年秋季學期,集美區老年大學就比今年春季學期增加了600余人次,增長率達14%。 近年來,其他區級老年大學也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斷完善軟硬件條件,豐富提升老年教育資源。區級老年大學的新變化,也為基層老年教學點建設提供了新樣板,影響帶動更多基層老年教學點從服務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從優化老年教育的種種細節著手,切實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 湖里區老年大學打好老年教育組合拳,全區有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立老年學校、59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老年學堂,全面實現老年大學教學點覆蓋;與兩個養老機構建立合作共建基地,探索養教結合新路徑。集美區老年大學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于全區69個社區中掛牌68個老年大學教學點,并進行業務指導;精心打造園博社區示范教學點,開設了30個教學班,招收學員756人次,實現了教學工作常態化、規劃化。同安區老年大學積極以創建省級高水平示范性老年大學為契機,不斷提升辦學質量,繼續以傳承地域文化為辦學特色,開設民間歌舞、南音、薌劇、中草藥、蓮花褒歌等特色課;積極打造“松柏林”銀發先鋒品牌,共發動學員1568人次(其中黨員257人次)參與93場次志愿服務活動。翔安區老年大學積極推動理論創新,申報國家、省級老年教育研究課題4項;根據學員需求,新增拉丁舞、葫蘆絲等15個班級;積極推進基層教學點規范建設,舉辦兩場教學點管理人員和骨干教師培訓,累計培訓118人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