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白鷺杯”國際古琴文化藝術節在廈門海滄舉辦
2023-11-26 23:2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鄒玒 我來說兩句
陳志強帶來古琴獨奏《流水》(東南網記者 李奇 攝) 東南網11月27日訊(記者 李奇 通訊員 夏歡歡)11月26日,隨著古琴文化論壇和古琴名家音樂會的順利舉辦,由廈門市海滄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中國首屆“白鷺杯”國際古琴文化藝術節落下帷幕。 匯聚國內外古琴名家 搭建傳承文脈平臺 近年來,海滄區高度重視古琴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古琴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海滄區舉辦中國首屆“白鷺杯”國際古琴文化藝術節,旨在進一步傳承和保護古琴文化。 本屆藝術節以古琴文化為核心,圍繞著大賽、藝術展、師資研修、古琴名家音樂會、古琴心學十二講、專場論壇、游學研學、藝術節成果匯報展演等多項系列活動,邀請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港澳臺以及國際知名的當代古琴藝術家共聚海滄,助力古琴文化健康發展,構建聚才育才新平臺。 藝術節自10月21日啟動以來,得到國內外古琴演奏家和愛好者的廣泛參與。據統計,古琴大賽報名數逾千人,古琴心學十二講、古琴文化藝術展和古琴名家音樂會也備受關注。 陳淑娟帶來古琴獨奏《梅花三弄》(東南網記者 李奇 攝) 傳承發展古琴文化 為古琴正音貢獻力量 當天上午,古琴文化論壇在滄江劇院舉辦。海峽兩岸與國際知名的古琴藝術家及各重要流派的傳承人齊聚一堂,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海滄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何藝暉、閩臺歷史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陳爾全分別致辭,預?;顒映晒εe辦。論壇上,開啟“白鷺杯”國際古琴文化藝術節書法長卷,藝術節組委會總策劃、古琴美育專家、音樂學博士、廈門市雙百計劃領軍型人才陳志強宣讀“國樂復興 廈門宣言”,成為本屆藝術節的一大亮點。 論壇現場,古琴名家從不同角度為廣大琴友和愛好者闡述古琴文化。 中國音樂學院雅樂研究中心主任、南華大學雅樂團團長、中國雅樂復原第一人周純一就“如何學習古琴和學習古琴藝術的意義”, 從“識琴器、明琴理、通琴史、擇琴師、辯琴曲、唱琴歌、擅琴瑟、品琴美”八個方面,作“開吾成志 學琴之道”主題演講。 中國國學文化傳承委員會副會長、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韓杰帶來主題為《加強自信 堅守傳統》的內容分享,講述應如何重建、傳承和發揚古琴藝術。演奏家、斫琴家、吉林藝術學院特聘古琴專業副教授林法帶來《淺談兩岸古琴交流及影響》分享,對古琴演奏中掌握換弦和換指時保持旋律的順快技巧進行指導。 河南省古琴研究會會長、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古琴首席演奏員羅蘇理以《古琴藝術中的詩詞吟唱》為題,針對如何將古琴藝術應用到古詩詞歌曲演唱中帶來深入淺出的講解。古琴演奏家、臺灣大學哲學博士陳淑娟講授的《儒道琴樂中的理想人格典范》,讓觀眾對古琴藝術與儒、道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古琴名家林法獨奏《廣陵散》(東南網記者 李奇 攝) 演繹琴音之美 展現古琴文化魅力 當天下午,“鼓浪聽濤”古琴名家音樂會在滄江劇院上演。本場音樂會集結了海峽兩岸古琴名家,不僅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音樂盛宴,也充分展現了海滄區推動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效。 現場,陳志強帶來古琴獨奏《流水》,極具表現力的樂曲生動描繪了流水的各種情態,讓觀眾久久沉浸其中。來自臺灣的古琴演奏家陳淑娟帶來古琴獨奏《梅花三弄》,其優美流暢、剛柔相濟的演奏,完美演繹出梅花凌寒傲雪志、清氣滿乾坤的堅韌精神。 此外,來自臺灣的古琴名家林法獨奏《廣陵散》,浙派名家王光磊古琴獨奏《秋鴻》,周純一和陳志強合奏《鳳凰臺上憶吹簫》,羅蘇理傾情演奏《醉翁操》,來自臺灣的南管代表名家林素梅與陳志強合奏曲目《古樂南管梅花韻》,廈門市觀音山音樂學校的師生們帶來古琴文化美育成果的展示曲目《永以為好》,古琴名家吳燕琳演奏閩派古琴名曲《風云際會》,古琴名家韓杰獨奏《鷗鷺忘機》,陳瑛瑛等古琴名家合奏《江山笑》,充分展現了古琴文化魅力。 古琴名家音樂會現場(東南網記者 李奇 攝) 據了解,大賽開啟報名通道以來,報名數為1046人,古琴師資公益研修計劃全國報名118人,古琴文化展及古琴音樂會迎來眾多古琴愛好者。 “本屆藝術節規格高、影響大、活動成果卓著?!?陳志強表示,藝術節帶著國樂復興的使命,對于重塑中華文化自信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 古琴名家音樂會現場觀眾合影(東南網記者 李奇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