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廈門百強企業榜出爐 74家企業連續4年上榜
2023-11-26 11:57:33?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日報訊(本版文/記者 李曉平 通訊員 鄧鴻雁 本版圖/記者 張奇輝)昨日,以“創新驅動,匯聚高質量發展力量”為主題的2023廈門企業100強發布會暨百強企業經營管理經驗交流會舉行,2023廈門百強企業榜正式出爐。以2022年度企業營業收入為入圍基準,建發、國貿和象嶼三大國有企業,分別以年營收8473.7億元、6934.6億元和5626.2億元,位居榜單前三名,分別較上年度增長17.8%、16.4%和16.2%。百強企業中有74家企業連續4年上榜,其中23家企業的營業收入連續4年實現正增長。 同時出爐的還有制造業企業10強、服務業企業10強、專精特新企業10強、綠色企業10強、建筑業企業10強、物流業企業10強、臺資企業10強以及知識產權企業10強系列子榜單。會議還邀請6家上榜系列子榜單的代表企業,先后進行經驗交流。 廈門企業百強系列榜單,從2006年開始已持續開展17年,成為記錄廈門企業發展軌跡的重要承載,觀察廈門經濟發展的權威信息窗口。2023廈門百強企業榜單評選由廈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廈門日報社及廈門廣播電視集團共同主辦,市發展研究中心以及各行業協會等作為協辦單位。 規模穩定增長 入圍門檻再提高 百強企業榜單的入圍門檻持續提高,從2020年的16億元,提高到今年的20億元,增長率達25%。2023百強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為31150億元,同比增長11.7%。 這兩年不少企業都“負重前行”。數據顯示,2023百強企業利潤總額為549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總額為330億元,較2022百強企業有所下滑。連續4年上榜企業中,保持凈利潤為正的企業63家,保持凈利潤正增長的企業12家。2023百強企業納稅總額為1054億元,雖較上年小幅下降0.5%,但納稅額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有57家,較上年榜單增加3家。連續4年上榜企業中,有8家企業的納稅總額保持正增長。 民營企業活力增強 服務業引擎作用凸顯 民營企業入圍數量遙遙領先。榜單顯示,百強企業中民營企業51家,國有企業28家,外資企業20家、集體企業1家,民營企業占據了廈門百強企業的“半壁江山”。在系列子榜單中,民營企業也表現優異,特別是在“2023專精特新企業10強”榜單中,民營企業占據8個席位,充分體現了民營經濟蓬勃的創新創造活力。 2023百強企業中服務業的營收增速高于制造業營收增速10.8個百分點,服務業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作用進一步增強。 同時,隨著傳統要素約束收緊、服務市場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的服務業企業重視創新并積極投入創新活動。榜單顯示,服務業研發費用與制造業研發費用差距也在逐年縮小,2020年服務業研發費用僅為制造業的45%,而今年二者則基本持平。 供應鏈企業集聚壯大 頭部企業就業貢獻大 廈門百強企業榜單是城市發展的縮影,不僅體現了廈門發展戰略,也代表了廈門發展方向。從榜單看,廈門百強企業發展不乏亮點。供應鏈企業集聚壯大,2023廈門物流業企業10強,資產總額較上年度增加21.3億元。其中,建發集團、國貿控股、象嶼集團供應鏈運營業務營業收入合計超1.7萬億元,占全國供應鏈總規模的3.8%,在鋼鐵、煤炭、紡織品等大宗商品供應鏈領域已成為全國“領頭雁”,為國內外超10萬家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 專精特新更趨集聚于新興產業 企業創新動能加速釋放 近年來,廈門百強企業發展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邁進,成為高質量發展標桿,使廈門從地域上的“小而美”變為產業上的“大而強”。 本次上榜的專精特新10強企業,從行業分布來看,更趨集聚于戰略新興產業。企業創新動能加速釋放,研發覆蓋面持續擴大。百強企業榜單中,有研發投入的企業占比74%,較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百強企業擁有發明專利11395項,占全市總量的48%,擁有發明專利數前三的企業分別為天馬微、松霖、宸鴻。 積極踐行ESG理念 優勢企業加快全球布局 近年來,廈門百強企業積極踐行ESG理念,2023百強企業榜中共有15家企業單獨發布ESG報告。2023百強企業用工人數總和達到50.6萬人,增長9.2%,頭部企業對穩就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優勢企業加快全球布局。廈門的優勢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走出去”戰略,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全球產業鏈伙伴共享開放發展新機遇。2023廈門百強企業的海外營業收入、海外資產分別為2816.6億元、874.6億元,較上年度分別增長16.1%、15.7%。說明在新冠疫情、逆全球化和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等多重影響下,廈門百強企業依舊加速融入全球供應鏈,尋找發展新機遇。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