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海滄區 > 海滄頻道 > 本地快訊 > 正文

坐滑軌 搭“電梯” 廈門海滄番仔樓舉家搬遷

2023-11-16 08:43:13? 作者: 房舒?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坐滑軌 搭“電梯”

番仔樓舉家搬遷

歷時一個多月,走了60多米,抬高1.1米 為海滄區首個平移的文物保護項目

移動到位的番仔樓。(記者 房舒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房舒)10月8日下午,位于海滄區海滄街道后井村121號的一棟番仔樓,開啟了它的“搬家”之路:從原先所在的位置,平移60多米至新址后,再頂高1.1米,至滄江路路面標高10厘米左右。這是海滄區首個平移的文物保護項目。11月13日,隨著最后一厘米的頂推工作結束,這棟番仔樓完成“搬家”。這棟番仔樓有什么來歷?為何不惜人力物力將其整棟平移?平移過程中又面臨哪些技術難題?記者通過走訪現場,采訪平移現場負責人——廣州市魯班建筑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湯舜,為大家解答。

為何搬?

因滄江路快速通道建設

不可移動文物要移動

這棟番仔樓建于民國時期。自建成后,就作為住宅使用,該樓自建成后無大修記錄。2021年,這棟番仔樓被海滄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

何為不可移動文物?記者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政府網站上看到釋義:不可移動文物是指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等,是針對可移動文物而言的。

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就不能移動了嗎?非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一條中闡明: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保養、遷移,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由此可見,當不可移動文物遇到某些不得不修繕、保養或遷移的情況時,要在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下,開展相應工作。

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中,負責此次番仔樓平移的代建單位也給出了答案:后井番仔樓位于廈門市重點工程項目——滄江路快速通道工程紅線內,依據國家文物局《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暫行規定》,經論證評估、社會公示和相關會議研究決定,對后井番仔樓采取平移保護措施。

記者了解到,后井番仔樓平移后,位置在周文理宅西側,建筑坐東北朝西南,方向 200°,與原址距離60多米,新址相對于之前周邊環境更具有歷史氛圍,有陳茂宅、周金寶宅、周文理宅等古建筑,更有利于后井番仔樓的保護。

好搬嗎?

番仔樓基礎以三合土花崗巖為主

需完成加固平移拆除等工程

此次平移選址用地面積1165.57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68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臨時加固工程、平移工程、拆除工程、抗震體系加固工程、修繕工程、水電工程等。工程師湯舜告訴記者,單就平移工程這一項,就包括了建筑物的縱移、橫移,以及最后的頂高。

10月18日下午,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了正在“搬家”中的番仔樓。樓體外層包裹著鋼筋腳手架,建筑的底部與地基已分離,包裹著水泥基底。5條軌道鋪設在樓體下方,后方是5臺液壓系統設備同時推進。“這是針對這棟番仔樓采取的最平穩也是最安全的平移方案。”湯舜介紹說,文物的整體加固,與妥善平移,是這次平移工程的兩個重要環節。

據介紹,這棟番仔樓建于民國時期,限于建造時的工藝和材料,番仔樓的基礎部分大多為三合土及條型花崗巖,整體結構性較差。在施工最前期,要先對番仔樓所在的地基、平移路徑以及新址地基的巖土工程地質狀況、水文地質條件、地基土地震液化等各方面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為接下來的平移提供相應技術基礎。

獲得綜合數據后,再對整體建筑進行平移前的準備工作。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第一步,要對番仔樓進行從內到外、從下到上的整體性加固工作。在番仔樓內部,工作人員先將門洞、圍墻、樓梯等視情況進行部分或全部拆除,用鋼管從內構建支架,并對建筑物上部結構進行臨時加固支撐,形成整體受力。外部則采用合適的角鋼、槽鋼將建筑物外圍包裹起來,對于一些門柱、窗戶等易受損部位,選取的包裹物為高分子材料(聚苯乙烯板),兼顧整體受力與減少碰撞損傷兩方面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對番仔樓上部出現的損壞進行修繕及加固處理。”湯舜強調說,加固及修繕時工程人員盡量按照原風格進行,不影響原結構安全和原有構件保存現狀。

怎么搬?

架上裝置“走路”

縱移橫移再頂高

保護工作就位之后,工人們開始“分離”番仔樓樓體與地基,此工藝稱之為基礎分離。即將建筑物地面以下部分進行橫切面分離,隨后架設在可移動的上托盤梁與行走軌道梁之間。再利用液壓系統行走機構,施加外力推動建筑物。“我們可以將其過程想象為,將整座樓包起來,然后架上裝置讓它‘走路’。”湯舜解讀道。

需注意的是,在行走機構(上、下軌道板、滾軸)方面,考慮到番仔樓的結構整體性和平移距離,行走機構在建筑物平移過程中要承受非常復雜的動態變化的荷載。此外,番仔樓緊靠滄江路,重型車輛經過時,會給建筑物本體帶來振動,在平移過程中監測頻率與減振措施不可或缺。因此,工程人員在平移前進中,使用了平移動態監控體系,平移過程中同時監測建筑物本體狀態,有異常狀況及時調整。而在完成平移后,因番仔樓現有地面標高低于外面滄江路路面標高,為了移位后的番仔樓的活化利用,整棟番仔樓還要被頂高1.1米,約高出滄江路路面標高10厘米左右。

在工程人員的精細作業下,10月20日,番仔樓縱向平移63米到預定位置;10月27日橫向平移1.5米到預定位置;11月13日完成頂高1.1米。至此,番仔樓完成了“搬家”。

背景

這棟番仔樓不簡單

這棟番仔樓是由兩座門樓、院墻和一座二層主樓組成的西洋建筑,整體坐北向南。房屋總用地面積1127.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為331.5平方米。

番仔樓在建筑中充分體現了中西合璧的特點。如主樓一、二層陽臺的仿愛奧尼斯式柱,主樓內外西式天花吊頂,一、二層明間前陽臺正面砌萬字紋及壽字裝飾。窗框外有凸磚裝飾圖案,一、二樓圍欄有寶瓶,山花上飾有西洋花草圖案。室內既鋪有西式花樣紋瓷磚,又有中國式書畫。可謂在西式的外表下,藏著中式細節,對研究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也見證了閩南僑胞背井離鄉,在南洋白手起家,艱苦打拼奮斗后榮歸故里的歷史。

相關

這些老建筑也成功搬家

老建筑的平移,在廈門已不是第一次。

2022年,位于湖里區侖后社的王清祥宅完成平移,成為全省最大規模整體平移旋轉工程的文物保護建筑,“搬家”讓它實現了距原址75米的移動,是我市首個平移的文物保護建筑,也為后續建筑類不可移動文物遷移保護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同年,位于湖里區的銀霞公園規劃用地內的86歲老建筑張文裕宅,也完成了237.2米的“乾坤大挪移”。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