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寧協作27載:海風吹綠黃土地 跨越山海的深情永不褪色
2023-11-06 12:00:00? ? 來源: 思明快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坐落在賀蘭山腳下的閩寧鎮,紅磚赤瓦、燕尾山墻……行走在閩寧鎮寬闊筆直的街道,一磚一瓦間,濃濃的山海情誼緩緩流淌。 從“輸血”到“造血” 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 歷經20多年耕耘,閩寧協作在閩寧鎮結出累累碩果。從制造業到生物科技,從傳統銷售到電商運營……閩寧鎮逐漸擺脫傳統的幫扶形式,在經濟產業上從“輸血”走向“造血”。 位于永寧縣閩寧鎮的閩寧產業園項目系福建、寧夏兩省區共同謀劃、共同推動的重大項目。自今年3月開工建設以來,建設者們強化要素保障,暢通施工建設鏈條,僅用4個月時間完成項目主體結構封頂,體現了“特區速度”。截至今年7月底,0.96平方公里的產業園從規劃圖紙“走”到大地上,16棟現代化通用廠房拔地而起。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11棟廠房被7家企業訂購,12月底首批企業有望入駐投產。通過市場化運作,園區產生了巨大的磁吸力,未來將成為閩寧鎮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強大引擎。 精準招商 “一張紙”建成“一條鏈” 產業興則經濟興。援寧工作組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謀劃發展平臺、精準對接產業,打通產業造血的“任督二脈”。 瞄準閩寧產業園、新鎮區商業房、農業設施溫棚等重點招商板塊,兩年來,工作組邀請94批650多人次企業家到閩寧鎮考察,并組團前往福建、山東、江蘇、甘肅等地招商,舉辦多場閩寧產業園招商推介專項活動,重點推介閩寧鎮的葡萄酒、牛羊肉、高原果蔬等特色資源。 走進今年7月投產的佰興(寧夏)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全自動生產設備一字排開,經過數道工藝的精心打磨,一卷卷衛生卷紙“走”下生產線。 這家公司來自廈門。作為建發漿紙集團設在西北的首個生活用品生產基地,工廠擁有全自動紙面巾生產線和衛生紙自動生產線,預計每年營業收入可達5000萬元,并為當地居民提供就近就業的機會。 “一張紙”建成“一條鏈”,佰興(寧夏)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的建設投產,對閩寧鎮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園區集成式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在援寧工作組的牽線搭橋下,福建人羅火輝去年7月來到閩寧鎮。有著豐富干貨采購經驗的他一眼看中了當地的枸杞資源,決定開發枸杞原漿、黑枸杞原漿等食品。 “枸杞原漿可以帶給消費者更好的營養和食用價值。”羅火輝扎根閩寧鎮,短短一年設廠、投產。他說:“現在生產車間可生產食用菌、雜糧、堅果、藥膳等,年產值可達8000萬元。” 產業振興鏈接閩寧供需 優勢互補,互惠共贏推動持續發展 “吃了羊肉再喝一杯茶,舒服。”通過閩寧協作,很多寧夏人喜歡上福建的工夫茶,很多福建人也喜歡上寧夏的手抓羊肉,來自福建晉江的富貴蘭(寧夏)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許上等就是其中之一。 走進富貴蘭生產車間,車間內窗明幾凈,溫度適宜,女員工們笑語連連,熟練地將一塊塊布料拼接成美觀舒適的校服。 “寧夏擁有巨大的勞動力資源,西部地區也擁有巨大的服裝市場。而且寧夏當地政府對企業發展非常重視。”許上等說。目前,企業年產值能達1億多元,有300多名工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寧夏本地人。 百姓富,才是真的富。近年來,福建援寧工作組強化以產業為重點的全方位、多領域的對口協作,推動了閩寧鎮產城人融合發展。閩寧協作27年,如同山盟海誓、源遠流長。27年來,在閩寧協作支撐下,閩寧鎮培育出釀酒葡萄、肉牛養殖、設施溫棚等特色產業,全年人均純收入從剛開始移民開發時的500元左右,增長到去年的1.6萬元。一組組數據的背后,凝聚、釋放著閩寧兩地眾志成城的力量;27年來,閩寧兩省區不斷拓寬協作領域、豐富協作內容、提升協作水平,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攜手戰貧困、共同奔小康的生動實踐。站在新起點上,雙方正持續擦亮閩寧協作“金字招牌”,推動閩寧協作再上新臺階。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