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與一個節的雙向奔赴
2023-11-03 09:11:37?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一座城與一個節的雙向奔赴 ——寫在金雞獎落戶廈門五年之際 廈門健康步道成為熱門拍攝取景地。 廈門演武大橋觀景平臺金雞百花星光海岸成為網紅打卡點。 廈門影視拍攝基地數字影棚內,正在模擬窗外場景。 東南網11月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文 施辰靜/圖) 金雞唱曉,影動鷺島。11月1日至4日,2023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廈門舉辦,將評選出20個獎項。 這是廈門第五次迎來“金雞”。自2019年金雞獎落戶廈門以來,廈門這座“天然攝影棚”不僅見證了中國電影接續不斷的高光時刻,更是借“雞”生“蛋”,大力實施“以節促產 以節促城”戰略,持續推動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后來者居上的態勢,邁向“電影之城”“影視之都”,成為中國影視產業的耀眼新星。 影視服務新生態 培育“光影夢工場” 走進集美區杏林西路18號的廈門影視拍攝基地,就仿佛置身于廈門影視產業的“夢工廠”。當年的廈門包印集團杏林廠區,如今已被改造成為全市規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一站式專業影視拍攝基地。 廈門影視拍攝基地正是基于“金雞”重要機遇,通過“以節帶產”發展起來的代表性項目。“在這里,可以輕松實現醫院、別墅、辦公等現代生活場景的實景拍攝,還有3200平方米的數字攝影棚滿足劇組各類場景要求。”園區運營部總監楊松峰說,基地還有國內領先的服裝、化妝、道具企業入駐,為劇組提供一站式專業影視拍攝服務。 在湖里區,一座2.5萬平方米、5層樓高的廠房正在加緊建設,這里將建成海絲(廈門)國際電影工業產業基地。作為服務廈門影視制作環節的重點影視項目,海絲(廈門)國際電影工業產業基地斥資5億元建設,由先力影業聯合福建廈門經貿集團、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打造。 據先力影業(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勇介紹,基地建成后,將提供影視前期拍攝、后期制作全流程服務,建設電影級別XR虛擬攝影棚,生成動態場景,為劇組提供動作捕捉、場景打造、虛擬人制作等服務,同時打造頗具年代感的實景攝影棚、后期特效室、影視服務平臺等。 借助虛擬技術,廈門已陸續打造廈門影視拍攝基地、集美集影視文創園、耀達拍攝基地等,并培育了一批以影視服務業為主的專業服務團隊,有力補充了廈門影視拍攝的軟硬件供給。 “天然影棚”疊加科技賦能的“虛擬影棚”,廈門正成為一座島內外聯動、虛實相生的“全域影棚”。廈門也成為影視圈公認的全年、全域熱門取景地,每年有100多個劇組在廈取景拍攝。影視制片人王士龍說,廈門影視拍攝的各個環節越來越完善,來廈門拍攝性價比顯著提升。 影視產業新動向 邁向“廈門出品” 由陳凱歌執導的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拿下國慶檔口碑第一,聯合出品方中,廈門火炬高新區企業廈門宕焰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名列其中,這是該企業第二次參與電影出品;第36屆金雞獎評委會提名名單日前公布,由鄧超、俞白眉導演的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錄音”“最佳美術”四項提名,該片不僅重要的取景地、拍攝地在廈門,而且第一出品方也是廈門影企——廈門恒業影業有限公司,這是金雞獎落戶廈門以來,廈門出品(立項)電影首次入圍金雞獎。 自2019年起,廈門以舉辦中國電影金雞獎為契機,借“雞”生“蛋”,全面扶持電影產業發展和轉型。“金雞”效應下,廈門影視產業業態環境愈發成熟,影視資源的聚集效應日益凸顯,逐步實現從“只上熒幕”到“也上項目”的轉變。 目前,已有2300多家影視企業在廈門發展,不乏中影集團、華策影視、正午陽光影視、聯瑞影業等頭部企業,而且其中80%以上的企業都是在2019年之后落戶廈門,覆蓋拍攝服務、后期制作、軟件開發、宣傳發行、藝人經紀等影視產業鏈核心業務。 隨著影視行業產業鏈的日益成熟,廈門告別以往單純的影視取景地模式,“廈門出品”“廈門造”影視劇迎來“小爆發”,數量持續位居福建首位。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電影投融資報告》顯示,2019年至2022年度,從電影備案企業數量、票房前50影片出品企業注冊地來看,廈門排名均已邁入全國前五。 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廈門累計備案電影作品641部,取得拍攝許可證350部,取得公映許可證25部;備案電視劇70部,取得發行許可證14部,涌現出獲得中宣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的《山海情》《絕密使命》等一批熱度與口碑雙豐收的佳作,用心用情講好福建故事、廈門故事。 從“廈門元素”頻頻在影視劇中出鏡,到“廈門出品”影視劇走進聚光燈,廈門影視產業發展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天然攝影棚”的先天優勢正加速轉化為經濟效益及產業聚集效益。 城市運營新理念 打造“金雞+廈門”品牌 2023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的舉辦,將再次把廈門推向世界的“高光舞臺”。“金雞”已成為這座海濱城市的新名片和“代名詞”,而廈門也借由“金雞”所觸發的影視動能,闊步邁向新時代電影之城。“金雞+廈門”的品牌和標識,日益凸顯。 以辦好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為契機,廈門探索“以節促產、以節促城”發展路徑,每年策劃貫穿全年、覆蓋全域的影視文化活動20余項,累計已舉辦超過2200場電影文化活動,引進國際和港澳臺地區優秀電影近200部,展映國產經典電影200余部,推動電影文化惠及全市各類群體。廈門觀眾觀影熱情持續高漲,截至10月20日,全市票房超過去年全年度票房收入,總票房達3.72億元,879.5萬人次觀影。 本屆電影節期間,除了電影節組委會策劃推出的8個方面30多項活動外,廈門還將舉辦金雞戶外展映、電影美術展、民族影展、動畫電影論壇等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面向市民群眾免費開放,營造濃厚的城市電影文化氛圍,努力把電影節辦成“人民的節日”。 每年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都有1000多位電影人出席,組織電影明星下基層創作采風、體驗生活,影迷朋友與明星頻繁互動體驗。如2022年電影節期間,組織40位青年演員深入工廠、飯店、濱海浪漫線等與市民群眾互動。今年還將舉辦星辰大海活動,進一步增強群眾參與感。 借“金雞”東風,國內外優秀電影、中外觀眾、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間不斷產生良性互動,中外電影文化在廈門碰撞出新的火花。 隨著影視IP釋放商業價值,廈門還抓住“影視+城市”公式,拓展“影視+”消費服務,使城市與影視作品相互賦能,推動文旅融合。全市形成了“金雞”影視主題旅游線路60多條、“金雞”特色酒店服務300多款,明星下基層活動場所、金雞百花星光海岸等成為網紅打卡點,劇組在廈拍攝取景地成為旅游熱點,市民游客影視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如湖里區正打造華昌西三路網紅街區,從景觀業態方面整合碎片化文旅資源,吸引新潮品牌入駐街區,推動抖音微短劇與現實場景互動。 辦好一個節,搞活一座城。未來,廈門將加快建設“文化中心、藝術之城、音樂之島”,持續為中國影視產業發展搭好臺、鋪好路,助力推動中國電影事業高質量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