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校友“鄉情館”揭牌 歡迎海內外校友、鄉親“回家”
2023-10-19 19:4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集美校友“鄉情館”揭牌儀式(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東南網10月19日訊(記者 李霖 通訊員 劉集輝)在慶祝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10周年暨第四屆全球集美校友聯誼大會之際,作為獻禮工程之一的集美校友“鄉情館”于10月19日上午揭牌開館。今后,“鄉情館”將為海內外校友、鄉親重返集美提供情感驛站、心靈港灣。 “鄉情館”由集美校友總會和集美區海外聯誼會共同籌建,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集美校友總會回信精神的重要舉措。該館占地500平方米,展出“校主締造”“八校風采”“勇毅前行的集美”“我和我的母校”“杰出校友”“心戀第二故鄉”“校友情系母校”等板塊,并通過現代智能化技術,圖文并茂、聲光結合,形象、生動地展現集美學村百年來的變化及集美區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 開館儀式后,回到第二故鄉的海內外校友通過現場圖文并茂的展板、智能化設備了解各母校的發展和集美區的巨大變化。工作人員也熱情地為有志于為第二故鄉貢獻拳拳之力的校友充分展示集美區最新的招商指南。 據悉,秉承陳嘉庚先生“校友鄉親,同根同源。建設鄉梓,造福人群”的辦學理念,“鄉情館”不僅為海內外校友和鄉親重返集美提供一個情感駐足的驛站、心靈休憩的港灣,同時也將成為廣泛聯系團結海內外集美校友,進一步弘揚嘉庚精神、詮釋嘉庚精神的時代價值,推動招商引資助力廈門市和集美區社會經濟發展的“聚賢館”。 集美校友總會永遠名譽會長任鏡波致辭(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聲音 集美校友總會永遠名譽會長任鏡波: “搭建海內外校友交流平臺” 任鏡波表示,籌建“鄉情館”得到了集美區委、區政府和集美學校委員會的大力支持。“鄉情館”是集思廣益的一個選擇,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集美校友總會回信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集美校友總會努力更好地為集美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一次嘗試。 “在陳嘉庚先生的心目中,校村一家,校友鄉親一家人。”任鏡波說,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校,校在村中、村在校中,學校實施平民教育,有教無類,優待貧寒子弟,廣納華僑學生,校長教師愛生如子,父老鄉親關愛學生。 任鏡波引用集美校友、歸僑軍旅作家白刃所說的“集美是集天下之美,集美永遠是我的第二故鄉”并強調,從集美學校走出去的校友,無論是畢業于哪個學校,去了什么地方,都會把集美視為第二故鄉。 他說,“鄉情館”是為海內外校友和鄉親重返集美增加一個情感駐足的驛站、心靈休憩的港灣,也將成為集美校友總會繼續講好嘉庚故事、傳好集美鄉音、建設集美家鄉的海內外校友交流平臺。 海內外集美校友在“鄉情館”品茶、敘舊。(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香港集美校友會會長李鳳翔: “嘉庚精神始終鼓舞著我們” 集美校友遍布海內外,僅香港就有近6000人。今年是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10周年,香港集美校友會有四五百名校友回集參與各項活動,最年長的達93歲高齡。當天,李鳳翔帶著香港集美校友們走進“鄉情館”,對其中的展陳內容進行了細致的了解。 參觀結束,李鳳翔頗為動容,向記者講述起他關于陳嘉庚先生的記憶。1954年開始,李鳳翔相繼入學集美小學、集美中學。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他仍對陳嘉庚先生頭戴禮帽、手拄拐杖的樣子記憶猶新。“我們給他敬禮,他也給我們回禮致意。”李鳳翔說,他總是在普通話“摻著”閩南話,鼓勵孩子們要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做貢獻。陳嘉庚先生傾資興學、愛國愛鄉的精神一直鼓舞著嘉庚學子。在香港的校友們也一直持續為社會和諧、穩定、發展貢獻力量,其中有不少行業中的佼佼者。 《集美校友》原主編陳經華: “全力滿足每一位校友、鄉親” “鄉情館”面積不大,“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一個容納參觀、游覽、會議等多樣功能的場所。這里不僅展現了集美區的整體風貌和發展變化,還囊括了其中各個學校的歷史沿革、校舍情況、知名校友等豐富內容,呈現形式也很多樣,不僅有圖片、文字、視頻,還有多媒體互動等。陳經華說,對來到這里的校友、鄉親來說,他們的關注點幾乎都能得到滿足。 “鄉情館”“鎮館之寶”——黃永玉先生的紅色鋼琴(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點擊 “鎮館之寶”——黃永玉先生的紅色鋼琴 “鄉情館”中有一臺堪稱“鎮館之寶”的紅色鋼琴,琴身上有八個金色大字——“墨通東海 壽比南山”。這是2013年,已故著名藝術家黃永玉90歲生日時,鋼琴家劉詩昆送給黃永玉的生日禮物。 黃永玉是集美中學初中49-53組校友、集美校友總會榮譽會長。今年6月,黃永玉離去后,他的兒子黃黑蠻、女兒黃黑妮共同決定,把這臺鋼琴送給集美校友總會。 目前,這臺紅色鋼琴被存放在“鄉情館”恒溫恒濕的密閉房中。今后,這里將舉辦小型音樂會,讓這臺十分具有紀念意義的鋼琴再次奏響琴音。 “美”味“嘉”肴——“嘉庚菜” 據悉,海內外校友和鄉親來到“鄉情館”,除了可以參觀館內的各個版塊一解“鄉愁”,還可以泡茶、敘舊,甚至品嘗“嘉庚菜”,“回味”過去的味道。 陳嘉庚先生一生傾資興學,但他的個人生活卻十分節儉樸素。以集美本地味道,陳嘉庚粗茶淡飯的一貫堅持為依照,“鄉情館”推出了“嘉庚菜”的構想。據悉,“嘉庚菜”菜式固定,都是陳嘉庚愛吃的菜肴,即炒米粉、海蠣煎、炒花生米、豬腳燉芋頭、煎黃翅魚、地瓜稀飯等。 海內外集美校友參觀“鄉情館”(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集美校友在“鄉情館”留影(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