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區政協召開高校委員協商座談會
2023-10-10 09:06:4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百年學村如何煥發新活力? 集美區政協召開高校委員協商座談會,專家學者為學村發展獻計
集美學村(記者 許秋珩 航拍器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 通訊員 沈琦)今年是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10周年和集美學村命名100周年,作為嘉庚故里、百年學村所在地,集美區如何在新起點更好地傳承弘揚嘉庚精神,讓百年學村煥發新活力? 昨天,集美區政協召開以“賡續嘉庚精神、煥發百年學村新輝煌”為議題的高校委員協商座談會,邀請高校委員、集美區政協文史顧問、集美區政協特邀研究員、高校專家學者等共聚一堂、開展思想碰撞,為百年學村再續輝煌獻計出力。 深挖內涵 拓展外延 彰顯嘉庚精神的時代價值 “傳承弘揚嘉庚精神,對塑造新時代集美獨特的精神標識和城市品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集美區政協副主席李梅認為,對嘉庚精神的傳承要進一步深挖內涵、拓展外延,尤其要結合時代需要,不斷增強內容的豐富性、表達的個性化、形式的互動化。 集美區政協文史顧問、集美大學決策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林斯豐說,此前研究嘉庚精神,更多的是面向歷史,對嘉庚精神時代價值的挖掘相對欠缺,今后應進一步提升嘉庚精神研究的高度、擴展研究的寬度,并從中汲取時代價值。 “集美的嘉庚精神及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等‘一精神三文化’是一個整體,陳嘉庚就是‘一精神三文化’的集大成者,集美區應從地理位置、歷史背景、文化基因、文明進程等多個維度追溯人文集美和集美學村的歷史淵源。”集美區政協委員、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黃堅定說。 發揮高校優勢 打造主題IP 挖掘傳承學村資源 傳承弘揚嘉庚精神,集美有豐厚的歷史積淀,更有面向下一代傳遞薪火的責任。集美區政協文史顧問、集美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董立功說,集美學村現已形成從幼兒園到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嘉庚精神的傳承弘揚必須走進校園、走近青少年,通過進一步開拓載體、豐富形式,助推嘉庚精神進校園活動持續深化。 在挖掘學村資源、打造文創品牌方面,集美應該進一步發揮高校資源。 集美區政協委員、華僑大學學工部部長陳捷介紹,集美轄區各所高校設有視覺傳達、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數字媒體、動畫設計等近20個相關專業,轄區內本科高校文創相關專業學生有近萬人,為文創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撐。他認為,集美可以建立高校文創聯盟,將企業文創品牌與高校活動結合起來,集中力量打造文創產品,打造嘉庚主題IP。 摸清校友資源“家底” 做大校友經濟僑胞經濟 集美區政協常委、區僑聯主席陳群英圍繞“做大做強校友經濟”提出建議。她說,集美多年來持續打造校友經濟生態,但在推動校友經濟方面仍有一定不足,比如沒有完全摸清校友資源的“家底”、招商合力不夠等。她建議要搭建高校各級各類校友平臺和科技園平臺,助力平臺共建、成果共享。此外應該加快轄區各高校校友數據庫建設,精準對接,充分挖掘校友資源。 “嘉庚先生深受海外華僑華人敬仰,應以嘉庚精神為橋梁,搭建平臺吸引華僑來集美投資興業。”集美區政協委員、集美大學僑聯主席董振壽提出,可以通過舉辦華僑投資交流會、華僑創業孵化園、華僑高新技術產業園、嘉庚文創園等,為華僑創業者、華僑科技人員等提供便利,為集美產業科技升級注入新動力。 科技賦能 創新場景 助力歷史文化街區活化保護 集美學村是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如何做好集美學村的活化保護?“要平衡好歷史遺存保護與生活氣息的活態保護,讓街區內的居民生產生活成為一道景觀。”集美區政協特邀研究員、廈門理工學院文化產業與旅游學院副教授賀瑩說。 集美區政協委員、廈門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伊俊敏建議,對集美學村的建筑進行數字化建模,結合嘉庚先生故事、學村建筑風格解讀等資源,依托互聯網、新媒體進行展示和傳播。 集美區政協常委、民盟集美區基層委主委鄭安安建議引入智慧化服務,打造線上線下集合的“集美學村訪客服務中心”,推送商戶優惠、民宿酒店等動態資訊。 集美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電影學院教授黃詩嫻建議,可以在集美學村打造元宇宙數字文旅主題展館,也可以引入青年人喜愛的項目,用科技賦能集美學村歷史文化活化,用創新手法講好嘉庚故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