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首個非公黨建可視化平臺在集美正式啟用
2023-09-07 20:08:09?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集美區非公黨建可視化平臺啟用儀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東南網9月7日訊(通訊員 傅書基 吳靜泓)鼠標輕點,轄區內169個上市企業、上市后備企業、“專精特新”等企業的黨建動態、業務情況、發展需求等便一目了然……7日下午,廈門市集美區非公黨建可視化平臺正式投入啟用。該平臺集服務、展示、交互等功能于一體,助力集美區非公黨建工作統籌布局、精準施策,是廈門首個聚焦非公黨建的可視化平臺。 2021年,集美區創新成立福建省首個產學研創才一體化平臺——“科技紅盟”,立足轄區重點產業鏈群、重點企業和產學研創才項目,全面整合黨建、涉企等資源,為上市企業、上市后備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一系列精細化、精準化、精品化服務。在不斷完善“科技紅盟”服務工作機制的同時,集美區積極探索“互聯網+黨建”新模式,集美區非公黨建可視化平臺應運而生。 打開非公黨建可視化平臺,首批入庫的169家“科技紅盟”企業發展數據、組織覆蓋、作用發揮等情況一覽無余,其中包括106家專精特新企業、54家上市后備企業和9家上市企業。此外,集美區18個非公黨建陣地點位也同步展示在主圖上,連點成線、聚線成面,形成了集美區非公黨建示范帶,集中凸顯了集美區非公黨建工作成果。 今后,各部門涉企服務專員可以實時通過指尖操作,及時把企業相關信息、需求錄入平臺,與后臺政務大數據實現有效整合、信息動態管理,進一步提高集美區非公黨建工作效率和水平。可視化平臺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中涉及的各類信息收集、整理、加工、應用,把原本分散的資源統籌優化,做到資源整合、共建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各涉企部門可以通過平臺,跟進企業發展情況,了解企業需求,為企業鏈接資源、提供相應的支持政策,將企業的需求融入服務始終,共同推動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新上線的可視化平臺,集成了多年來的工作成果。我們將‘科技紅盟’服務工作機制嵌套其中,并逐步擴大服務范圍,為全區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集美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朱晶介紹,平臺通過大數據的動態呈現、智能分析,精準了解企業需求,推動解決實際難題。未來,平臺將逐漸覆蓋轄區內所有民營企業,著力打造推動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專業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集美區委組織部在首批入庫的“科技紅盟”企業中挑選了全周期發展較為成熟的25家企業制作企業名片,對企業進行評估,構建企業“五力”指標(即組織力、帶動力、創新力、成長力、品牌力)。“五力”指標既是企業發展階段成果的展現,也是為企業發展的“晴雨表”,這將為各部門助推民營企業發展,把脈問診、精準施策提供依據。精心制作的企業名片,也將企業架構、榮譽、發展脈絡等信息在平臺上進行展示,為企業融通發展提供發展動能。 此前,集美區委組織部聚合“科技紅盟”、集美區非公黨建信息管理系統、“黨企新時空·政企直通車”三大平臺,開通集美先鋒人才服務熱線,拓寬企業訴求通道,“點對點”收集問題需求36項,問題解決率達80%以上。為了讓各方資源有效地運轉,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集美區委組織部也開展了“紅盟服務進百企”等服務活動,通過常態化走訪、資源整合鏈接、精準定制服務的工作方式,為轄區內的企業提供一站式、多維度、高效率服務。如今,這些數據以及涉企部門的政策、服務、課程等也一一納入可視化平臺中。 “在‘科技紅盟’的對接、幫助下,我們鏈接上了高校,通過校企協作,實現了技術的創新突破。”廈門海葒興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德輝說,公司是“科技紅盟”首批入駐的企業,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一直以來,公司希望能借助當地高校的科研力量,實現共同發展。此前通過“科技紅盟”牽頭,企業參加了“紅盟聚力 集智賦能”校企黨支部共建活動,鏈接上了集美大學的科研團隊并進行項目合作。今年3月,該公司與集美大學等共同研發的項目《食品中痕量化學危害物的光-電快速檢測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獲得廈門市科學技術進步獎。未來他們也希望通過可視化平臺,進一步加強與轄區內高校、部門以及上下游企業的聯系,助力公司實現更大的發展。 活動現場還同步啟動了集美區元宇宙三個分館(軟三黨群服務中心、集美區黨群服務中心、集美黨史館),拓寬線上數字化黨建新場景。此外,元宇宙黨建云圖書館也正式投入使用,今后只需通過掃碼,即可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這些新應用場景,將集美區非公黨建線上線下的工作串聯成珠,共同打造全新的沉浸式學習體驗,讓黨建工作變得“有聲有色”“入腦入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