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廣納全球四海賓朋
2023-09-07 11:04:33?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翔安: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廣納全球四海賓朋 東南網9月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挺 通訊員 葉曉菲) 8月31日,廈門翔安機場航站樓(主樓+指廊)混凝土主體結構完工、北停車樓主體結構順利封頂,作為全球少有的海島型機場,廈門翔安機場計劃2026年通航,將成為廈門連接世界的又一個重要窗口。 9月2日,世界田聯鉆石聯賽廈門站比賽在位于翔安的廈門白鷺體育場上演巔峰對決,美國選手科爾曼在男子100米比賽中跑出9秒83的今年最好成績,埃爾·巴卡里、馬胡齊克、切貝特,一眾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身影在翔安賽場上閃耀。 廈門最年輕的行政區、“島外大發展”的主陣地、全市最大的光電產業基地、廈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建區二十周年、日趨國際化的翔安,正以一流的營商環境、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厚的人文環境廣納全球四海賓朋。 近年來,翔安區圍繞“強鏈條、抓重點”持續招大引強,重點加強對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企500強,“國字號”、“央字頭”、著名跨國公司、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等“大塊頭”的招商引資,同時聚焦產業鏈“專精特新”發展方向的“隱形冠軍”企業,謀劃實施“競爭性強、成長性好、關聯性高”的產業鏈引擎性項目,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亮點突出,躍然成為投資廈門最重要的一方熱土。 核心區位優勢突出 “便捷的交通,一條條新路四通八達;宜居的城市,一座座新城、一棟棟地標拔地而起;活躍的經濟,一個個園區生機勃勃,越來越多的新老翔安人落戶在這里。”不久前,廈門市“雙百人才”、廈門績牛軟件技術有限公司CEO洪榮集接受記者專訪時這樣感嘆。 地接閩南廈漳泉的交通區位優勢,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多元文化共融的發展環境,高校云集氛圍濃厚的科研學術環境,讓在翔安干事創業的人們對這片熱土贊不絕口。廈門聯合呼吸健康研究院辦公室主任羅佳說:“優越的營商環境,讓越來越多人選擇翔安、定居翔安,扎根翔安。” 翔安區處在閩南城市群中心片區,是廈門跨島大發展戰略的核心區域、廈門市東部市級中心。它與金門縣隔海相對,同時是閩南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緊跟時代大潮,緊握歷史機遇,勤奮的翔安人,讓天賦資源并不突出的這塊土地成功躋身成為城市中心。 近年來,翔安區著力深化改革,積極穩固提升城鎮化建設的高水平協調發展,大力推進廈門新機場、環東海域新城、東部體育會展新城、廈門同翔高新城等重大片區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城市競爭力日漸加強。 同時,翔安區加快對高質量產業的引進,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如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等,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不僅如此,翔安更是著眼于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滿足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向往,奮力實現“五個新躍升”,建設“創新、繁榮、生態、活力、幸福”的翔安。 建設中的翔安新機場將成為我國重要區域性樞紐機場和兩岸交流門戶機場,必將給翔安區發展注入新的動能,一個“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的廈漳泉大都市群新核心區域,兼具科技新城、航空新城、會展新城等特色的島外大發展重點示范區域,正穩步、快速崛起。 產業集聚基礎堅實 近日,由廈門新諾電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新諾科技園項目在同翔高新城翔安片區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可年產25萬臺套船舶智能駕駛艙智能通導設備,將為片區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開拓新局面。 20年砥礪前行,20年深耕發展,翔安早已蛻變成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生態型濱海城市,產業基礎堅實,產業結構豐富,發展前景廣闊。 依托自身發展優勢,翔安構建起“4+3+3”現代產業體系,擁有平板顯示、新能源新材料、機械裝備制造、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4個優勢產業,以及生物醫藥、航空臨空、海洋高新等3個特色重點產業,旅游會展、文創體育、數字產業等3個新興潛力產業。 一組數據佐證了翔安產業發展的巨大潛能。2022年以來,該區納入省級重大項目跟蹤管理系統項目達13個,總投資額677億元,包括中創新航項目、國壽高端養老運營總部項目、乾照光電增資項目等。 去年,翔安地區生產總值887.1億元,同比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86.9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65.06億元,完成社會消費零售總額134.81億元。 創新機制服務便捷 不久前,翔安一家企業通過知識產權無形資產獲得融資,企業首單達成融資1000萬元,實現了將“知產”變“資產”。 這家企業獲得的助力,來自于翔安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的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活動通過調研天馬顯示科技等企業,構建銀企橋梁,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企銀對接,著力解決創新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痛點,最終幫助企業運用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無形資產獲得融資。2023年以來,翔安區已有27家企業進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融資金額2.19億元。 創新機制的帶入,讓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激發。翔安在全市率先推行個體工商戶登記許可線下業務“全區通辦”服務模式,打破行政區域管轄限制,提高準入效率,為群眾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今年上半年,全區共通辦4621件,成效顯著。 不斷優化的審批流程,不斷提升的政務服務效能,不斷為企業提供的高效快捷服務,一系列便捷舉措助力企業發展。 在線審批服務,企業可以通過網絡提交審批申請,并隨時了解審批進度和結果;“一站式”審批服務,將各部門相關審批內容集中到一個窗口處理;建立投資者聯絡服務機制,對企業的投資需求進行跟蹤服務,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地鐵3號線開通運營,地鐵4號線(除大嶝段)、南清隧道(福廈高鐵)、巷東隧道(機場高速路)等重點工程全線貫通,機場大道、九溪大橋建成通車。 招商載體信息資源不斷豐富。在空間上,翔安區全面摸排和編制可供招商的土地資源、合法合規廠房、辦公樓、商業等載體信息,初步形成招商載體信息化管理體系。 招商手段更趨多樣化。翔安區始終堅持“大招商、招大商”,堅持“走出去”,也通過金融與產業交流會、第三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論壇分論壇等活動把投資者“請進來”,持續深化鏈群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為轄區產業提升引入更強更優的“金融活水”“產業活水”。 科技賦能活力凸顯 翔安區內擁有眾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為企業提供科研資源和技術創新支持。近年來更相繼落地建設多個科研創新平臺,比如擁有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的翔安創新實驗室,全力打造生物醫藥創新生態標桿。 這個實驗室成果頻出:全球首個戊肝疫苗、首個國產HPV疫苗、全球首個新冠總抗體檢測試劑、全球首個艾滋尿液自檢試劑、全球首個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被譽為我國生物醫藥領域產學研合作的典范。 年前,永庚科技高端電子化學品項目在邵武金塘工業園區開工,預計年產能可達5000噸高端電子化學品,該項目正是依托嘉庚實驗室高端晶圓清洗劑項目而成立。嘉庚實驗室(福建能源材料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于2019年9月由省政府批準設立,是福建首批4家省創新實驗室之一,也是近年來福建投入最多、體量最大、定位最高、體制最活的創新平臺。 它以國家實驗室為目標,以攻克“卡脖子”技術、落地產業化成果為己任,力爭打造能源材料領域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目前已與寧德時代、三安光電等龍頭企業在內的60余家省內外企業開展合作。 翔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著力于強化技術創新,加強科技資源整合和交流合作,打造創新生態圈,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機構,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