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祥和街道西湖社區拆違 確保民生項目落地
2023-08-31 21:41:21? ? 來源: 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 文潔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8月10訊(海峽導報記者 鄭煒 通訊員 鄭素描 林冬生 趙菁菁)晨光熹微,惠風和暢。當第一縷朝陽照進同安區祥和街道西湖社區時,居民王大爺已早早起床。在他家門口,一條經過拓寬的“白改黑”瀝青路平整通暢,干凈整潔;以往社區內隨處可見的鐵皮房沒了蹤影,沿街道路變得寬廣;重新規劃后的“服務驛站”和攤規點,干凈清爽,井然有序。 拆違治亂贏民心 自主拆除超七成 西湖社區如今井然有序,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拆除違章搭蓋的強力推進。 連日來,西湖社區山坪里南側城中村治理提升的項目現場,成批違章搭蓋的鐵皮屋已一一拆除,土地獲得“解放”。在新規劃中,它們或成為聚攏人氣的特色街市,或是居民愜意休閑的口袋公園,西湖社區的“華麗轉變”正徐徐發生。 導報記者了解到,由于歷史原因,西湖社區存在一批老舊違章搭蓋。今年3月以來,社區重拳出擊,共拆除110余處違章搭蓋,拆除違章搭蓋面積約0.89萬平方米,騰出土地面積約0.75萬平方米,城中村治理提升工作卓有成效。 拆違工作,一頭牽著城市發展,一頭牽著居民利益。面對千家萬戶,面對民生訴求,西湖社區提出了“黨員帶頭、群眾跟上”的思路。“我在堂叔家磨了好多天,終于做通他的思想,主動把鐵皮屋拆除了。”西湖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王建生說,堂叔家的鐵皮屋月租金過萬,一開始堂叔也不支持他的工作,在多次深入談心后,堂叔才理解“舍棄小利,造福大家”的道理。 事實上,城中村治理工作除了“白加黑”的苦干,還要“親幫親,鄰幫鄰”的巧干,更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的實干。西湖社區積極探索符合自身情況的“治理經驗”,街道、社區成立了由街道包村組、社區兩委和網格員組成的工作組,分組定責,開展入戶政策宣導,引導居民主動拆違。 村委陳治和丈夫帶頭拆除自家車庫和倉庫約60多平方米。在社區兩委、黨員、居民代表等勸導下,居民王培育主動拆除院子里約60平方米的鐵皮搭建。今年6月,居民王清白也主動拆除圍墻內的鐵皮屋。據悉,西湖社區需要拆除的違建近200處,居民自主拆除的超過七成。 打好征地拆遷攻堅戰護航項目建設 遠近知名的“西湖不夜城”,曾經存在油污亂排、垃圾亂堆等環境問題,居民深受困擾。而在不久后,“西湖不夜城”將被“集裝箱街區夜市”取代。集裝箱箱體將涂上彩繪圖案,既時尚又富有同安特色,居民、游客將享受到更整潔、更規范的用餐和娛樂環境。 城市煙火氣,點亮了消費新“夜態”,增添了社區活力與溫度。此外,口袋公園、特色街區夜市、服務驛站等一批批民生項目也將相繼落地,讓西湖社區舊貌換新顏。 代建單位現場負責人潘俊旭介紹說,社區城中村更新提升項目共計16個,目前累計開工8個,其中山坪里入口景觀、集散廣場、服務驛站三個改造提升工程已完工,其余項目正穩步推進。項目的順利推進,離不開社區征拆工作等要素的保障到位。 截至目前,西湖社區已簽訂征地協議49.02畝。在房屋方面,14棟住宅房屋和23宗非住宅,都已全部簽訂征收協議。王建生介紹說,社區內有幾處歷史遺留的征拆老大難問題,也都借助此次征地拆遷攻堅戰,得到了妥當解決。 征拆工作之所以能順利、高效地開展,制勝秘籍是西湖社區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此外,社區還多次召開黨群連心戶主會,將城中村治理的重要意義向居民說清楚。西湖社區以黨建帶群建,以更接地氣、更貼近群眾需求的方式推進工作,確保了征拆任務高質量完成。 環境“好”起來”、人氣“聚”起來、消費“火”起來,未來煥然一新的西湖社區,將更加繽紛多彩、更加宜居宜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