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區:集聚青春活力 綻放人文之美
2023-08-25 10:43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青年是城市發展最具生機與活力的力量,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為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常住人口109.1萬,十年人口增長量在福建省縣區排名第一,青年人口占比超過45%,年輕化的人口結構為城市發展帶來強勁的原動力。近年來,集美區以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為抓手,實施青年創業、就業、生活、學村學子、臺青聚融、青年成長等“六大友好工程”18項計劃,著力構筑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的青年服務體系,與青年的全周期成長成才同頻共振,為城市發展積蓄青春動能。 集美新城。通訊員 黃義平 攝 新城晨曦。通訊員 陳劃漪 攝 激發挺膺擔當 打造青春建功“希望”之城 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集美區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青年,加強黨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闡釋和傳播,推出符合青年學習特點和需求的“黨的二十大精神元宇宙學習館”,持續興起青年“大學習”熱潮,組建“青年說”宣講團開展巡回宣講,強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涵養青年責任擔當。集美也是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的故鄉,集美區把嘉庚精神作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內容,積極弘揚以“忠公、誠毅、勤儉、創新”為核心的嘉庚精神,開展“大學生嘉庚論壇”“僑界青年愛國茶話會”“傳承嘉庚精神、共筑誠信集美”大學生演講大賽等活動,引導青年厚植愛國情懷與報國之志,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潮流中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廣大青年挺膺擔當。集美區開展青年“黨員之星”評選,在融媒體平臺推出“奮斗有我·集美青年說”人物專欄,選樹青年“集美工匠”,用身邊榜樣激勵各行業領域青年建功新時代。集美區在全區省、市重點開發建設項目業主單位、代建單位、施工單位中組建青年突擊隊;實施年輕干部成長工程,選派350名年輕干部到鎮街、重點項目等一線吃勁負重崗位歷練成長;選派青年教師、衛健專家支援閩寧協作、山海協作;制定“校村結對”助推鄉村振興行動方案,引導高校青年為鄉村振興出力獻智,全區1336支青年志愿者隊伍、10萬余名青年常態化參與志愿服務,青年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勇當先鋒、勇挑重擔。 集美青年young之夜。團集美區委供圖 產城學人融合 打造青年成長成才“夢想”之城 讓青年“更有為”,是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的落腳點。作為百年學村、文教沃土,集美區匯聚了16所高校科研院所、16萬名高校學子,近年來更是重點發力電子信息、文旅創意、商貿物流和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謀劃布局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力、工業數字化、信創等戰略前沿產業,高新企業集聚發展,為青年學子施展才干提供了優渥的成長“土壤”。 集美區聚焦區內高校畢業生、創業青年和青年教師等群體,打通“引、育、留、用”閉環,激發青年創新活力,緩解企業的“用才之渴”,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新生力量;成立高校產業技術聯盟,在轄區16所高校科研院所推動“百名青年教師進百企”“百家企業建百站”“百批學子訪百企”,根據“本、碩、博、專家”不同層次,提供5萬元至20萬元不等的產學研支持津貼,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成區域發展動能,185名青年博士教師走進企業、鄉村助力發展;持續搭建供需平臺,搭建廈門軟件園產教融合基地、大學生創業就業服務驛站,推出“青年友好城區線上校招平臺”,舉辦集美區TOP.Y青年人才高校行活動,引導畢業生走進知名企業、重點園區參訪交流,感受產業發展活力,更愿意將發展之“根”深扎在集美;實施“聚賢集美”人才計劃,給予青年人才創業啟動資金、貼息貸款、場地補貼等配套扶持;創新成立TOP金融賦能研究院,整合轄區銀行、基金、院校及券商、律所等資源,幫助企業與金融機構無縫對接;實施“金藍領人才培養工程”,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發放技能人才津貼補貼,助力青年就業成才。 通惠情促融 打造臺青創新創業友好之城 30余年前,我國第一個臺商投資區在廈門集美設立。如今,集美擁有兩大國家級臺商投資區,聚集臺企1000余家、臺青創團隊500余支,集美區著力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建設青年發展型縣域,為兩岸青年提供更多更實的集美機會。 2022年,集美區出臺了《臺青聚融友好工程實施細則》,從免費人才公寓建設、經營場所扶持、創業啟動資金扶持等多方面幫助臺灣青年在集美實現創業就業夢想;成功打造1個國家級、4個省級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組建“兩岸青年企業家協會聯盟”,助力臺青創業就業,扶持了20家臺青初創企業,申請獲得超過100萬政府扶持資金,免除臺灣青年創新創業的后顧之憂;聯合廈門銀行創新推出首個專門為臺胞設計的“薪速匯”產品,提升臺青跨境存匯安全便利性,累計辦理2571筆共計1.88億元;密集舉辦多個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包括創新創業論壇、龍舟賽、海峽青年華服節、兩岸特色廟會、鄉創研學工作營等,推動兩岸青年交流交往、交心交融,增強臺青歸屬感。 臺灣青年扎根集美區城內社參與鄉村振興。團集美區委供圖 多元活力迸發 打造青年優質生活“極美”之城 “極美”集美,匯集天下集美。依托優美的宜居環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蘊,集美正全力在為青年營造安居樂業的“理想城”。集美區公共衛生、教育事業、文化娛樂等公共配套服務高水平發展,極大地滿足了青年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從青年人口集聚特質出發,集美區打造涵蓋辦公、商業、旅游、文化、藝術、體育、研學等多元業態的中央活力區(CAZ),一體推動公共基礎設施改造、交通配套服務提升,構筑“朝氣蓬勃、流光溢彩、多元共融”的消費集聚新高地和活力時尚新地標,為青年創造“生活圈”“社交圈”,提升青年的歸屬感和獲得感。開發一體化的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青春集美”數字平臺,全方位為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生活、娛樂交友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加大新就業大學生等青年群體的生活保障,新建投用一批青年公寓、人才公寓,發放房租補貼和生活補助等。開辦國企托育中心,發動姚明織帶公司在工業園區開辦托育中心,提供578個普惠托位,讓青年“帶娃、上班兩不誤”。優化配置體育場地設施,完善“15分鐘”健身圈,投資近億元建設、改造健身場地設施,新建青年身邊的“口袋”足球場、籃球場和智慧健身房,舉辦羽毛球、足球、籃球、親子馬拉松等賽事。深度開發與打造文旅板塊,打造嘉庚劇院、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星巢越中心、兌山藝術區等文化空間,音樂、戲劇、攝影、影視、市集等品牌藝文活動貫穿全年,十里長提、云城萬科里等網紅打卡地人氣火爆,滿足青年需求的消費、文娛與社交場景,豐富青年發展型縣域的內涵。 集美十大青年潮聚地——萬科云城。團集美區委供圖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未來。建設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集美區將始終堅持發展為了青年、發展依靠青年,不斷探索創新,在青年與城市之間的雙向促進中,答好青年發展的時代新命題,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集美篇章凝聚更加強大的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記者 秦亮 團廈門市集美區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