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福建日報廈門觀察 > 正文

廈門市DIP醫保改革獲全國試點城市評估第一

2023-07-14 09:04:17? 作者: 林澤貴?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廈門市DIP醫保改革獲全國試點城市評估第一

醫院“掙分值”醫保患者看病更省錢

編者按:

醫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錢,為用好、管好醫保基金,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廈門市醫保局自組建以來,在省醫保局的指導下,大膽創新,綜合施策,分別從基金支付、藥械集采、基金監管等領域全面開展系統集成改革,逐步探索建立保基本民生、保企業發展和保基金安全的“三位一體”醫保現代化治理模式。

東南網7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近日,省委改革辦微信公眾號開設的“改革典型·示范引領”專欄,對“廈門‘三位一體’醫保現代化治理模式”進行推介。

此前,省委改革辦在全省范圍組織評選出2022年福建省改革典型案例25個。結合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省委改革辦微信公眾號開設“改革典型·示范引領”專欄,分批刊發推介相關案例。

管用高效的醫保支付,是醫保改革最核心的領域,是保障群眾獲得優質醫藥服務、引導醫療資源合理配置、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的關鍵機制。

作為醫保支付改革探索,廈門創新支付經驗,在住院及門診全領域率先建立“總額預算下點數法”支付機制,確保基金分配的科學合理。

具體來說,廈門通過在全國首創一個病種目錄庫、一套分值付費標準、一套支付考核評價體系、一支專家庫的“四個一”路徑,做到醫保支付額度預算量入為出,讓醫院、醫生憑業務能力“掙分值”,并配套相應的激勵約束評價機制,從而實現醫院、醫保、患者三方共贏。其中,醫保部門自我革命,去除自由裁量權,只制定評價規則,是關鍵中的關鍵。

近期,國家醫保局通報全國101個醫保支付改革試點城市第一輪交叉評估情況,廈門市DIP(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綜合評估成績,在全國71個DIP付費試點城市中位列第一,為國家DIP付費改革貢獻了“廈門經驗”。

量入為出,避免基金穿底

前不久,市民林碧珍到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中心,想讓醫生做一下腸胃鏡檢查。主任醫生詳細診察后,認為她的情況并不需要做這項檢查,建議她先服些藥看看,別花冤枉錢。

近兩年,和林女士有著相似看病經歷的患者越來越多。但鮮有人知道,悄悄瘦身的醫院檢查,得益于廈門市探索的醫保支付DIP改革。

“DIP改革并不直接面向患者,因此患者在就醫診療過程中可能沒有那么直觀的感受。”廈門市醫保中心副主任王菁菁說,DIP醫保支付改革,全稱是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改變的是醫保部門對醫療機構的支付規則,“對參保患者來說,支付方式、報銷比例都沒有變化,卻可以間接地影響患者的看病錢”。

DIP改革之前,醫保付費是按項目付費,不管患者得了什么病,做一項檢查、開一個藥方、用一盒藥品,一項一個費用,累加付費。換言之,病人治療項目越多,醫院收入越多,這就容易造成醫院輕癥住院、小病大治、分解住院、基金濫用等問題。

廈門市醫保局局長花育明說,此前,廈門醫保基金將預算額度直接分配到各家醫院,對各家醫院進行總額控制,“醫院一旦醫保額度接近用完,重病患者可能會被拒收,從而引發社會矛盾”。

2017年,廈門市醫保局成立后,創新性引入“零基預算”理念,建立起以“區域總額預算”為核心的醫保支付體系,全市統籌區內共計6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全部納入區域總額預算。換句話說,整個廈門設定為一個醫保支付預算總額,不再對單個醫院的醫保額度設限,年初就根據基金收入情況以收定支、量入為出,確保實現醫保基金收支年度平衡、略有結余。

在73集團軍醫院衛勤處醫保辦主任李愉看來,通過區域總額預算,既從宏觀上控制了統籌區醫療費用的增長邊界,避免醫保基金穿底,又對單家醫療機構醫療費用不限額,尊重醫療機構管理自主權。

公平競爭,醫院憑業務能力“掙分值”

DIP改革涉及的是醫保基金支付規則的改變。廈門弘愛醫院副院長許樹根說,改革后,每家醫療機構甚至每個醫生能夠得到多少醫保額度,變得更加公平,全憑本事了。

據介紹,廈門把醫療機構收治的住院病種、醫師工作量、醫療機構服務量都轉化為分值,醫療機構級別、類別不同,對應的分值也不同。然后,就跟掙工分一樣,醫院、醫生平時就“掙分值”,到了年終,醫保部門再根據全市預算總額、分值總量計算分值單價,再由此計算出各醫療機構年度可分配的基金總額。

綜合考慮全市參保人住院、門診就醫需求及歷史構成,廈門按門診和住院兩大類別,分別計算分值。

在住院方面,全面推行病種分值付費。廈門對此前近三年全市120余萬份出院病例進行整合清理,按照“疾病診斷+治療方式”共性特征進行客觀分類和聚類組合,并根據疾病治療難度與歷史費用情況,設定全市6458個住院病種相應支付分值,大病分值高、小病分值低。

同一病種,由于治療方式不同,所對應的分值也不同。例如,同樣診斷為肺部繼發性惡性腫瘤,有不用手術的,有需要肺穿刺活檢的,也有進行胸腔鏡下肺楔形切除術,還有行經皮肺病損射頻消融術的。因此,所對應的分值差別也很大,最低的才273.75,最高的則為681.90。

在基層醫療機構門診,全國首創醫療服務能力分值付費。全市醫師門診日均工作量設為基準支付點數,通過醫師“刷臉”核定實際服務時長。醫師實際工作量越多,則醫療機構服務能力越強,獲得的相應分值也越多,年底分配額度就越高。對于醫師職稱、執業類別及機構區域、類別等影響因素,還會通過系數進行差異化調節。

“分值一分多少錢,醫療機構盈虧情況如何,不到年底清算誰都無法知道。”許樹根說,這樣治療項目增多就不意味著醫院收入會提高,甚至有可能虧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分值越多,相應可分配到的醫保額度就越大,而且,哪家醫院水平越高,手術時間短、耗材更少、成本管控越好,就越能盈利。

仍以肺部繼發性惡性腫瘤患者為例。A、B兩家醫院都采用經皮肺病損射頻消融術治療,分值都為681.9,年終分配到的醫保基金就是一樣的。假設分配到的醫保基金都是5萬元,A醫院由于技術水平更高,耗材更少,實際成本控制在4萬元,就有1萬元盈利;而B醫院因為水平較差,手術耗時更長,耗材又更貴,實際成本超過5萬元,超出部分就是醫院虧損,醫保基金是不支付的。

“從這個意義上看,廈門的DIP有點類似打包付費,一個病種相同治療方式下就一個統一的分值,不管過程中做了多少次檢查,用了多少藥,分值不變。”許樹根說,這意味著改革后,醫院的收入只和疾病診斷和治療方式有關,與診療收費項目無關,醫院的利潤則與診療實際成本負相關。因此,醫院要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采取辦法規范診療行為、控制成本、避免過度醫療、縮短住院時間,并調動科室和醫生合理診療的積極性。

“DIP后,大處方、大檢查、濫用耗材都成了醫院的成本,而不是醫院的利潤。”許樹根說,DIP就是一個指揮棒,讓醫院主動控制成本,讓醫生多考慮如何少檢查、少開藥、早治愈,讓醫療行為回歸治療的初心和本質。在他看來,DIP醫保支付改革后,從機制上保證了公平競爭,促進區域內同等級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和病種運營能力的良性競爭,讓醫保患者以更適宜的價格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提升效率,建立獎勵約束機制

不過,按病種分值付費,明顯不利于長期住院病人。

為破解長期住院病人被推諉的難題,廈門市對精神病、癌癥晚期治療等日均費用穩定且需長期住院的8個病種,單獨采用床日付費方式,分解住院投訴大幅減少。

廈門還建立專家評價機制,對諸如單次住院超20萬元等費用較高的特殊病例,交由專家進行特例評價予以優先保障,有效解決大病分解或大病不治問題。同時,建立涵蓋醫療費用控制、醫療質量管理、時間消耗指數、費用消耗指數、檢查化驗增長、高難度手術占比、參保人服務等在內的10余個綜合性績效評估指標,利用大數據對指標進行橫、縱向對比,并將結果應用于醫保基金總額預算分配及調節,若機構醫療費用增長過快、醫療服務質量不佳,則其醫保基金總額預算分配權重相應下調。

不僅如此,廈門還建立以綜合反映機構收治患者疾病復雜程度及治療難度(“CMI指數”)為基礎的系數調整機制,引導大型醫療機構更加關注急危新重疾病的治療及水平提升,形成錯位發展。同時,探索門診超支動態補償機制,改變超支“一刀切”的傳統補償模式,在超支補償調節金內重點保障集采、國談藥品及治療費等醫療技術服務類項目,對檢查費、化驗費的超支補償予以調減,實現“重技術、重勞務、輕設備”的管理導向。

改革扭轉了按服務項目支付帶來的供方成本價格膨脹傾向,行業內逐步形成“重勞務、重技術、重成本”的發展共識;同時,以基層病種建設和基于病種權重的CMI指數為抓手,遏制大小通吃現象,全市CMI指數較實際付費前提升0.02,推動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疾病救治體系,提升醫療救治效率。

改革后,實現醫保基金配置更加公平、精細、精準,在保證基金安全可控的同時,全面消除醫保基金劃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尋租風險。全市醫療費支出持續快速增長的趨勢得到扭轉,全市定點醫藥機構醫保費用增幅由改革前的19.29%降至年平均9.19%。全市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本地參保人轉外就醫人數下降27%。患者被出院、分解住院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投訴量減少90%。群眾就醫負擔下降,全市職工、居民就醫現金自費的比例分別下降3.12%、4.02%。

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對醫療機構大幅增加、醫療費用不斷增長、人口老齡化加劇、減稅降費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醫保基金收少支多的形勢下,近6年來,廈門市醫保基金扭轉了此前連續多年出現當期虧損的局面,實現了年度收支平衡、略有結余;在確保參保人享受醫療保障服務不變的前提下,每年節約醫保基金支出超5億元。

2020年,廈門被評為國家DIP付費試點城市。2021年,被評為國家DIP付費示范點城市。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