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促進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措施發布
2023-06-28 09:09:51?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促進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措施發布 暖心“十條”助君畢業留“廈”來 東南網6月2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 常海軍)國有企業新增崗位,不低于50%比例用于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提供最高3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支持;畢業時暫未落實就業,提供免費住宿至8月底;企業招收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享受真金白銀的補貼…… 畢業季到來,為了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營造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良好氛圍,近日,廈門市人社局聯合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共同發布《廈門市促進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十條措施》。 1.壓緊壓實工作責任 各有關部門要立足職責,細化工作舉措,層層壓實責任,為就業大局總體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各區要嚴格履行畢業生就業工作屬地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要扛起“第一責任人”職責,各高校要強化畢業生就業工作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一把手”工程,確保完成本地本校畢業生就業目標任務。 2.支持企業吸納就業 對企業招用畢業年度或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2023年12月31日前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 畢業年度或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畢業年度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院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執行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件)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2023年12月31日前首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并在同一單位連續繳費滿3個月后,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給予3個月的崗位補貼,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列支。 已享受新增就業崗位補貼的畢業生,按就高不重復原則補差發放。 3.擴大政策性崗位規模 指導國有企業用好一次性增人增資政策,確保國有企業新增崗位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接收高校畢業生人數不低于去年。 實施城鄉社區就業計劃,原則上2023年所有新招聘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崗位全部面向高校畢業生開放,其中定向招聘高校畢業生的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崗位數量超過上一年度。 發揮高新區、科技計劃項目和創新基地平臺的引領作用,擴大科研助理崗位規模。上述招聘工作于8月底前完成。 4.提高招聘實效 各高校要在畢業生離校前對未就業畢業生開展全面摸底,合理引導求職預期,有針對性向當地政府反饋崗位需求和就業意向地。 人社部門應結合需求,以有效簽約為目標,持續開展“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職引未來”等線上線下招聘服務,9月底前,市人社部門每周至少舉辦1次專業性招聘活動、每月至少舉辦1次綜合性招聘活動,各區人社部門要定期組織小型專場招聘活動。 各高校要落實訪企拓崗“兩個100”要求,高校正職領導共拜訪用人單位原則上不少于100家,就業去向落實率低于在廈高校平均水平的,每所高校領導班子新開拓用人單位不少于100家。 各高校結合“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活動成果,在6月份至少舉辦1次校級綜合招聘活動,各二級院(系)至少舉辦1次小型化、專業化招聘活動。 大型綜合性招聘活動要分區分類,通過現場簽約、直播帶崗等方式營造氛圍,吸引更多畢業生進場求職。 5.激發人力資源機構活力 各區要加大人力資源市場培育力度,發揮龍頭機構帶動作用,扶持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做大做強。 鼓勵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常態化參與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結合、跨區域協同等方式,為畢業生等青年集中推薦優質就業崗位和多樣化就業服務。 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加組織、人社等部門組織的人才招聘、赴外招聘等活動,主辦單位給予應邀參與承辦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不超過5人、每人50%的差旅費補貼(每人最高不超過1000元)。 根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加招聘活動情況和推薦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綜合情況,優先推薦省級人力資源誠信服務領軍企業。 6.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推動全市所有銀行開展受理創業擔保貸款業務,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提供最高3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支持。 金融監管部門與高校緊密聯動,制作政策清單,組織金融機構進校宣傳相關政策,提高畢業生政策知曉度。 依托創業指導專家團,積極開展開業指導、咨詢服務、創業服務進校園主題服務活動。 7.提升就業能力 開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技能提升行動,各高校要摸排建立有培訓意愿的未就業畢業生實名臺賬,引導參加職業技能培訓。 人社部門根據高校提供的實名臺賬和畢業生需求,制定培訓項目清單,合理安排培訓時間,于8月底前組織開展針對性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增強畢業生適崗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 加大就業見習崗位募集,發動廈門市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動員各類企業和社會組織,拓展一批就業見習崗位,力爭全年募集見習崗位不少于2000個,實現就業見習人數同比增加50%以上,促進更多未就業畢業生就業見習。 8.提供暖心就業服務 對畢業時暫未落實就業,繼續在學校所在地求職或參加技能培訓的畢業生,各高校摸排建立實名臺賬,盡可能創造條件,為其提供免費住宿至8月底。 各區要加大宣傳《廈門市加大新就業大學生等青年群體租賃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見》,面向來廈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才,落實好“五年五折租房”補貼政策。 市區兩級工會等群團組織要靠前作為,主動聯系即將入職畢業生,關心其衣食住行,提供生活便利,創造良好工作環境,增強畢業生歸屬感。 9.強化就業兜底幫扶 各高校負責人要落實“包干制”,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身體殘疾、長期失業以及享受“雨露計劃”補助的畢業生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進行重點幫扶。 各區人社部門要提前謀劃做好相關幫扶促就業工作方案,將廈門戶籍和來廈求職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全部納入登記范圍,尤其是對困難畢業生一對一聯系,深化“就業紅娘”幫扶專項行動,做好定期聯系和分級分類跟蹤服務,確保有就業意愿的困難畢業生充分就業。 10.做好就業宣傳引導 通過形式多樣的政策宣傳,鼓勵畢業生提振信心,大膽邁出校門,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擔時代使命,實現人生價值。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