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休閑旅游 > 正文

端午假期廈門“兩小時旅游圈”受青睞

2023-06-23 22:15:25? 作者: 吳笛 戴懿 龔小莞 呂嘉捷 陳嘉新?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文潔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端午假期環島路海邊游人如織。 吳笛 攝

 

市民游客在沙灘上拍照。 吳笛 攝

集美十里長堤景點游客火爆。 陳嘉新 攝

廈門晚報訊(記者 吳笛 戴懿 龔小莞 呂嘉捷 陳嘉新 實習生 趙睿潔)到網紅打卡地拍照留念,在沙灘上吹海風、聽音樂、品美食,連續多年到南普陀拍荷花,文明騎行既鍛煉了身體又讓身心舒暢……端午假期,市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輕松愜意的休閑時光。

計劃環島60公里 意外參加了大型騎行

昨日是端午假期首日,記者來到集美十里長堤附近,發現現場已有不少市民游客,有的在拍照打卡留念,有的在草坪上鋪上野餐布休憩打牌聊天,現場十分熱鬧。

也有市民選擇不一樣的方式過端午節,記者在走訪過程中遇到一名騎行者邱先生,邱先生打算用3個小時進行約60公里的環島騎行,以文明騎行的方式過節。他告訴記者,本來他想在上午進行環島,騎到集美海堤入口的時候剛好遇到幾個騎友往杏林灣方向去,就跟著過去湊湊熱鬧,現場報名參加了大型騎行活動,活動有四五百人參加。

邱先生說,他一直堅持鍛煉,趁著端午假期閑下來,覺得還是多運動運動,既鍛煉了身體也身心舒暢。他還堅持長跑11年了,已經連續參加過幾屆的廈門馬拉松賽,“一開始以為長跑很無聊,沒想到越跑越有意思,運動讓自己更加自律,也能夠挑戰自我”。

到了傍晚,伴隨著藝人彈奏出的輕快悠揚的旋律,市民游客迎著晚風,以草地為席,天空為幕,在音樂中釋放自我。有的跟著節奏打節拍,有的跟著音樂舞動起來。

“在十里長堤,我可以感受到輕松的音樂氛圍,而且旁邊有海有夕陽,心情很愉悅,是一次全身心的放松。”游客林女士告訴記者。

草地上扎起帳篷 孩子描繪起假期畫卷

昨天下午6點半,記者堵車半小時終于來到環島路黃厝海灘玩月坡。海灘上放眼望去人頭攢動,顏色鮮艷的陽傘和桌椅沙發,在沙灘邊排開,市民游客或坐在這里聊天吃東西,或走到海水里戲浪拍照。有的人還在離沙灘比較遠的草地上扎起帳篷,一家人吃著燒烤喝著啤酒,十分愜意。

記者在現場發現,一個帳篷旁還鋪起好幾米長的圖畫紙,幾個孩子席地而坐涂涂畫畫,描繪屬于她們的假期畫卷。一旁的媽媽負責拍照,爸爸負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另一邊的草地上,一個女孩坐在桌旁專注地看著書,桌旁還放著一杯咖啡。

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她已經有好幾年沒來玩月坡了,沒想到沙灘上的休閑設施和各種服務這么完善了。

連續多年到南普陀 拍荷花戴五彩繩

程薏熹在拍荷花。

昨日,晚報小拍客程薏熹照例和媽媽、奶奶一起來到南普陀寺,在南普陀拍荷花、戴五彩繩、吃素食品素粽。

程薏熹已經這樣堅持了五六年,她也從小學生成長為高一年級的學生了。今年滿池塘的荷花,有的含苞吐萼,有的全然綻放,白色、粉的、紅的,吸引了許多市民、游客爭相拍照。

除了荷花,程薏熹拍到了立在花苞上的蜻蜓,還拍到了喜鵲、斑鳩等鳥兒。她直言:“可遇不可求,運氣真好。”

在南普陀寺小廣場,每年端午節這里都會給游人分發五彩繩。程薏熹不僅自己戴,每次還為同學們領取。五彩繩由五種顏色繩子編織而成,包含著祛病強身、遠離災厄、祈福納吉的美好祝愿,是端午傳統習俗的傳承。

換上疍民女服飾 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昨天中午,華僑大學宗教學專業研究生三年級學生陳榮榮到沙坡尾游玩,恰逢端午佳節朝宗宮舉辦活動,她遠遠地就聽見婉轉悠揚的戲曲聲,循聲到了戲臺前一打聽,原來演的是新編歌仔戲折子戲《成功頌》。

疍民是早年廈門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漂泊于水上,以船為家。現場迎賓的姑娘們扮作疍民女,她們見陳榮榮對疍民女的服飾很感興趣,熱情地邀請她體驗一把。于是陳榮榮換上了疍民女的服裝,又戴上發飾。“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完全沉浸于閩南傳統文化氛圍之中。“她感嘆。

陳榮榮是陜西漢中人,她告訴記者,沙坡尾聚集了很多好玩好吃的,她以前也多次來這里玩。因為臨近畢業,這次端午假期又約上好朋友一起來逛一逛,多拍些照片,為自己在廈門的時光多留下一些美好記憶。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