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綠而行 繪就人文集美新畫卷
2023-06-12 08:08:39? ? 來源: 海西晨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向綠而行 繪就人文集美新畫卷 集美區召開2023年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通氣會 海西晨報訊(記者 宗琴)近日,集美區召開2023年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通氣會,介紹相關工作情況。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近年來,集美區始終堅持以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示范區”為目標,持續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自然環境、人居環境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生態福祉進一步顯現,繪就一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業興人和的人文集美新畫卷。 筑牢生態底色 生態是集美的底色。為此,集美區持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通過加快污水處理系統建設等方式,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既是水庫、城市景觀湖,也是省級重要濕地公園,作為城市“綠肺”,杏林灣生態環境整治深受群眾關注。為提升杏林灣生態環境,自2019年開始,集美區通過外源治理、內源治理以及生態補水三大方面,對杏林灣開展流域整治、生態修復等。今年3月,集美區啟動杏林灣生態環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主要對杏林灣水域進行環保清淤疏浚,總量約313.3萬立方米。項目采用原位修復、構建鳥類棲息地等環保生態修復措施,改善濕地生態環境,預計將于2025年7月完工。 污水處理是創建生態文明的重要環節。集美區采用集中處理模式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去年累計增加污水日處理能力11萬噸。目前,轄區內杏林、集美、前場三大污水廠日處理量達30萬噸。 今年,集美區還持續配合推進前場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及其配套污水主管建設投用,進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的“靜脈”回流系統。同時,推進集美僑英、灌口后溪、杏林杏濱三大片區排水管網改造,落實雨污混接點、管道病害點修復改造及管網系統完善,疏通水體“毛細血管”。 釋放生態潛力 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集美區以生態為基石,加快推進轄區企業轉型升級,建成投用一批綠色數字化工廠,為集美高質量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同時,集美區率先在全省開展低碳工業區創建,全力打造全省領先、全市最大的高標準星級低碳工業園區,取得良好成績。其中,后溪工業組團低碳工業園區成功入選“綠色低碳典型案例”,成為集美產業發展新引擎。 依托資源,釋放生態潛力,集美區先后榮獲“中國工業百強縣”“數字鄉村百強縣”等榮譽稱號。 描繪生態藍圖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是每個人的美好向往。而建設美麗家園,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必須堅持不懈、奮發有為。為此,集美區著力加強責任落實,進一步推進全面綠色轉型及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等,以強化全區生態環保基礎能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 接下來,集美區將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以“打造引領廈門跨島發展的強勁增長極、濱水特色的環灣生態型人文新城”為目標,高標準推進集美新城、馬鑾灣新城集美片區建設,謀劃推進集美東部新城建設。 同時,集美區將以杏林老工業區、老舊小區改造為重點,打造“連片成勢、環灣布局”的城市發展新空間。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