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繪就碧水藍天畫卷
2023-06-05 11:44:30?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集美 繪就碧水藍天畫卷 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玉婷 通訊員 陳銀欽)線上,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促進全社會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線下,通過開展綠色低碳生活理念講座、設置環境日知識展覽等一系列豐富活動,引導、動員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實踐——集美區線上線下齊發力,全民環保總動員,繪就美麗集美碧水藍天新畫卷。 近日,集美生態環境局以六五環境日為契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推動形成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社會風尚,動員社會各界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2日,集美生態環境局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集美區黃莊社區鳳山書院拉開序幕。 聽專家解讀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參與垃圾分類環保小游戲……當天活動現場,不少市民和轄區重點監控企業人員在環保知識展區前駐足。“很喜歡綠色低碳展區展示的內容,我們都應追求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市民陳先生說。 集美生態環境局還組織轄區重點監控企業排污單位學習監督管理、防范污染與危害、法律責任等知識,引導企業責任人員牢固樹立保護環境綠色低碳的思想,向企業員工系統闡述環保法的保護范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呼吁大家一起行動,做生態環保的宣傳者和踐行者。 【亮點】 久久為功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漫步杏林灣,碧波蕩漾、白鷺翩飛;走進許溪,綠植郁郁蔥蔥,魚兒在清亮的河道里自在悠游……一個個美好的生態畫面,是集美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注重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寫照。 2021年,集美區榮獲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榮譽背后是久久為功的耕耘——集美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綠色轉型,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堅持綠色發展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這是集美區生態環保工作的主旋律。 為加強綠色管控,集美區以“三線一單”成果為依托,守住區域生態安全底線;強化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嚴格審查申報項目與規劃環評的匹配性和準入性;落實“一證式”排污許可管理制度;推進排污權交易,核定企業新增初始排污權……一項項舉措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綠色根基。 集美區大力建設低碳城區,創建大學康城一星級低碳社區,并率先全省開展低碳工業園區創建,后溪工業組團提檔升級,獲評二星級低碳工業園區。此外,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通過購買330kg林業碳匯,抵消環保網格員業務培訓會碳排放。 綠色,也蘊藏在出行中。如今的集美,“兩環六縱六橫”城區骨干路網基本建成。去年來新增公交線路6條,全區在營公交車輛591臺,新能源環保型公交車輛占比達93.74%。 擦亮生態底色 一直以來,集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不斷擦亮生態底色。 打好藍天保衛戰。去年,開展三輪守護藍天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借助中科院城環所專業優勢,利用大氣超級站和生態云平臺大數據管理等先進技術加大預測預判預警。加快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檢查111家涉VOCs企業,開展26家加油站兩輪油氣回收系統專項檢查。推進機械工業集中區(灌口)大氣污染專項整治,完成511家企業廢氣處理摸排工作…… 打好碧水保衛戰。不斷深化“雙河長”機制,集美區領導深入一線調研河湖治理48次。投資約20億元啟動“集美僑英、灌口后溪、杏林杏濱”三大片區排水管網“正本清源”改造工作,開工24個排水單元,改造管道約518.84公里。全流域范圍內205個入河排口開展管家式巡查,實現入河排口規范化整治。 打好凈土保衛戰。加強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評審用地性質變更地塊47個,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 打好海洋保衛戰,逐級壓實鎮街、部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加大入海排放口整治力度,每月全覆蓋巡查,通過“聯合查、截封堵、強管控”,基本解決污水直排問題。將海漂垃圾納入網格監管,清理岸灘垃圾2020.2噸。開展廈門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新陽大橋岸線整治,清淤量5萬方,種植紅樹林約8.2萬平方米,沙灘約17.33萬平方米,有效維持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去年,集美區自然岸線保有率達11.7%。 【點擊】 堅持環保教育 資源回收更有愛 集美區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全覆蓋,走進企業、大中小學、各鎮街,實踐環保教育,讓公眾充分認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通過學校與家庭、社區聯動,讓生態文明的種子不斷生根發芽、開出“綠色”之花。 每周五中午,廈門十中全校“資源回收日”活動上,該校各個班級的環保志愿者將班級一周內收集的紙皮、飲料瓶等,按要求整理好后交到學校環保站,并由學生、家長、黨員教師等志愿者稱重和登記。通過分揀、歸類、回收,這些資源搖身一變,轉化為賑災物資和資助貧困地區困難學子的愛心款項。 這是廈門十中堅持8年環保教育實踐“長跑”的一個縮影。該校創新“環保于行·公益于心”德育特色品牌項目,踐行從低頭彎腰做環保到抬頭挺胸說環保,從手上的環保到心靈的環保。 【榮譽】 ● 集美區入選“福建省2022年度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區”(省水利廳表彰) ● 灌口鎮、田頭村分別獲評“全域生態旅游小鎮”“省級金牌旅游村”(省文旅廳、省發改委、省住建廳聯合表彰) ● 后溪鎮、后溪村、崎溝村獲評“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鎮”(省農業農村廳表彰) ● 雙嶺村獲評“2022年福建省美麗休閑鄉村”(省農業農村廳表彰) ● 集美生態環境局獲評執法大練兵和“清水藍天”環保專項執法行動表現突出集體(省生態環境廳、省公安廳表彰) ● 噪聲污染查處案件入選2022年噪聲污染執法典型案例(省生態環境廳表彰) ● 后溪鎮二農社區埭溪橋社入選“2022鄉村振興實踐案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