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集美區特教閩南文化“雙創基地”揭牌
2023-05-12 19:1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集美區特教閩南文化“雙創基地”揭牌儀式(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東南網5月12日報道(記者 李霖)身穿蟒袍,頭戴相紗,口叼面具,手持牙笏,隨著鑼鼓聲,做醉步狀……5月12日上午,“虎虎生威 職來職往”2023年廈門市集美區特教學生勞動技能展示暨嘉年華活動在集美區特殊教育學校舉辦。現場,戲曲老師與孩子們攜手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跳加官”表演,為到場嘉賓送上了美好的祝福,同時展示了這一非遺文化課程的階段性成果。 當天,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第三個“雙創基地”在該校正式掛牌成立。據悉,基地將發揮研究會的專業和人才優勢,根據集美區特殊教育實際,協助學校設立閩南文化社團,開設閩南文化課程,傳授閩南文化技藝,因材施教、因時而授,幫助特教孩子掌握一項或多項適合其職業發展的傳統技藝,推動閩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跳加官”教學就是雙方根據孩子實際而開展的一項文化課程。據悉,“跳加官”源自儺舞,是一種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的中國傳統藝術,舊時作為戲曲演出的開場儀式。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黃堅定表示,“跳加官”不用臺詞,舞步也相對簡單,特教孩子通過“肌肉記憶”練習完全可以掌握,且適用于各類喜慶場面,具有一定市場發展前景,學成后也有望成為謀生技藝。 集美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王炳東表示,注意發現、挖掘和突出孩子特長,將非遺傳承與職業培養相結合,在全國特殊教育領域還較為少見,沒有先例可循,這也是集美特教的一大創新實踐。 據了解,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雙創基地”全稱為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基地,致力打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百姓的互動性、體驗式、沉浸式閩南文化項目和場所,使之成為傳承、弘揚和分享、運用閩南文化的載體,努力“讓歷史說話”“讓文化遺產說話”,實現“以文養人,以文化人”,使之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之一。 此次成立的集美區特教閩南文化“雙創基地”是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的第三個“雙創基地”。此前,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已和尚好美食館、灌口派出所等單位合作了兩個“雙創基地”。前者著力閩南建筑、民俗和美食文化創造性轉化,提供可視、可及、可吃、可玩的體驗;后者則是充分運用傳統民間文化智慧,參與解決社區矛盾糾紛,探索傳統社會治理方式在新時代的創新性發展。 鏈接 “虎虎生威 職來職往”——集美區2023年特殊教育學生勞動技能展示暨嘉年華活動以集美區特殊教育學校作為主會場、集美小學等19個分會場,展示集美區殘疾兒童生活訓練、勞動技能和職業教育培訓的成果。 現場除舉辦了集美區特教閩南文化“雙創基地”揭牌儀式外,還進行了集美區教育基金會慰問區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和教職員工及“特殊教育獎”表彰,集美區特殊教育學校還與多家單位進行了簽約共建。 值得一提的是,現場設置了勞動技能展示區,通過演示洗車、烹飪、手工等技能,展示了特教學生們在生活訓練、勞動技能和職業教育培訓方面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