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福建日報廈門觀察 > 正文

廈門:賦予城市更高素質、更高顏值

2023-03-24 08:44:51? 作者: ? 來源: 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精益求精

以繡花功雕刻城市

近日,廈門市海滄區新華園東側的口袋公園完工投用,為市民呈現了一座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園。今年,市民驚喜地發現,不少街頭閑置空間和城區邊角地搖身一變,成了小而美、設施齊全的街道交往空間、口袋公園。

以群眾需求為切入點,今年以來,廈門持續“精耕細作”,對一批城市“微空間”進行藝術化、本地化、專業性、實用性改造,兜起城區“方寸之美”,讓居民在推窗見綠中共享文明成果。

鏡頭轉向同安區新民街道,這里的城中村區域,房前屋后的雜物被清理一空,街道干凈平整,村民占用的公共區域由菜地變成停車場。眾多變化讓再次到新民街道的人不住感嘆:這里的顏值提升了不少!

賦予城市更高素質、更高顏值,廈門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以繡花功夫持續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基層治理體系。特別是去年以來,瞄準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聚焦文明創建和城市管理薄弱環節,廈門推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場秩序、公共設施、村鎮環境五大專項整治和老舊小區、空中纜線、電動自行車三大重點攻堅行動,取得了可觀成效。2022年,共查處各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336.5萬起,糾正“門前三包”不落實行為42萬余起,檢查市場經營戶2.47萬家次,累計修復各類市政近10萬處,改造農貿市場85個、老舊小區5.1萬戶,捆扎電纜線560多萬米……在一樁樁一件件為民辦實事中,文明創建清單被轉化為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彰顯廈門的城市溫度。

促創建工作久久為功、常態長效,廈門持續鞏固文明創建的制度保障。在全國出臺首部專題促進社會文明的地方性法規《廈門經濟特區促進社會文明若干規定》、率先制定的《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全省首個針對分餐制管理的團體標準《餐飲業分餐制管理規范》、為志愿服務精神保駕護航的《廈門經濟特區志愿服務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度條約的助力下,廈門進一步將創建工作注入日常,抓在平常,走出一條具有特區特色的城市文明治理之路。

值得關注的還有,今年,廈門創新推行文明創建測評與城市綜合管理考評“合二為一”,打破壁壘,充分利用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實現文明創建問題派發、處置、督辦閉環管理,進一步提高了問題整改率、有效率。此外,由廈門市委文明辦聯動媒體開設的“不文明曝光臺”常態化開展文明創建問題曝光,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助力健全完善“曬比問”工作機制,有力督促責任單位落實整改。

全員參與

持續深化文明實踐

在同安區各鎮街,“920”志愿者聯盟的志愿者們行走在街頭巷尾,深入開展“隨手做志愿時時講文明”潔凈家園行動,讓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集美區上頭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社區便民服務隊黨員志愿者,一起走進社區生活困難的殘疾人家中,為他們送上關懷和問候;

翔安區文化文藝服務志愿服務隊聯合多方組建“愛心運書隊”,定期為偏遠學校的“流動圖書站”配送、更換圖書……

春日的鷺島花團錦簇,但映入眼簾,更熱烈、溫暖的,還屬無處不在的“志愿紅”。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廈門,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紅馬甲”開展主題宣講、文明實踐、文明倡導等志愿服務活動的身影。目前,廈門全市已有95萬余名實名注冊志愿者、7000多個志愿服務團體。

充分發揮好文明創建的群眾力量,近年來,廈門市委文明辦還以舉辦項目大賽、選樹先進典型、拓展技能培訓等工作為抓手,加強典型培育,突出示范引領,在全市發現、培育、扶持、壯大了一批志愿服務骨干隊伍和品牌項目,推動廈門市志愿服務事業在常態化、規范化的基礎上,向著制度化、品牌化不斷發展。

開展“做文明有禮的廈門人”精神文明教育暨第八屆文明行為示范月、尋找廈門“最干凈小區”、“潔凈家園 共創文明”、“清靜車廂”創建等活動,發出《電動自行車文明騎行倡議》,曝光不文明交通行為,深入推進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網等行動……豐富多樣的文明倡導活動滲透群眾生活方方面面,帶動全民共同參與、共同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風尚。

文明風尚潤澤鷺島,廈門還將更多目光投向最需要幫助的社會群體。如今,愛心助殘、愛心敬老、愛心濟困、愛心扶幼、關愛特殊崗位工人“五大行動”持續在鋪開。“看見幸福”“愛心義診”“愛心餐飲”等“十大愛心行動”逐步推進,廈門正在著力打造“愛心廈門”建設工作特色品牌,將愛心鐫刻在城市精神的最深處。   (楊珊珊)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