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湖里:久久為功善作善成 書寫高質量“平安答卷”
2023-01-17 07:41:26?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久久為功善作善成 書寫高質量“平安答卷” 2022年,湖里區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平安建設再上新臺階 2022年平安成績單 1.在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綜治考評成績排名全市第一的基礎上,2022年被評為全省平安建設示范區;2022年下半年全省群眾安全感調查測評,成績99.451%,排名全市第一。 2.強化“訴非聯動”,訴前調解成功率同比上升42.8%,訴源收案數同比下降13.79%,萬人成訟率降幅全市最大。打造湖里“社區楓橋”,受到省政法委肯定并在全省推廣。 3.查處全省首例旅游市場涉老詐騙案,全額追贓挽損;深化溯源治理,就不合理低價游等問題制發檢察建議6份,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懲治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4.公安機關總破案率創歷史新高,小案快打“快偵率”名列全市前茅;全鏈條打掉“票先生”跨境裸聊敲詐勒索涉黑惡犯罪集團,經驗做法被公安部肯定并向全國推廣。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俊鴻 羅子泓 通訊員 鄭奕昕)去年6月29日,平安福建建設表彰大會暨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湖里榮獲“福建省平安建設示范區”,為2022平安湖里寫下一個注腳。 這是一份榮譽,但平安建設沒有終點,始終處在進行時。在過去的2022年,湖里區委政法委與全區各級平安建設責任單位,緊扣黨的二十大維穩安保這一主題主線,以釘釘子的精神,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預判風險所在、把握風險走向作為謀求戰略主動的關鍵,久久為功持續發力,壓實責任高效推進,全面落實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措施,刑事警情持續保持低位,社會大局持續穩定,書寫高質量“平安答卷”。 三位一體 做好壓實主體責任 “必答題” 平安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民生工程。過去的一年,全區擰緊責任“閥門”,堅持“三位一體”壓實主體責任,全面細致做好各項工作。 組織領導到位——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區委專題會專題研究推動平安創建、掃黑除惡斗爭、主動創穩等市域社會治理具體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認真履行平安建設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掛帥掃黑除惡、禁毒等重點工作,協調解決網格化建設等重點工作,推動市域社會治理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責任履行到位——召開區委政法工作會議,對市域治理現代化示范市建設工作進行再部署,并作為重要內容寫入當年度各街道及平安建設各責任單位平安建設責任書,不斷完善全區平安建設“一盤棋”的格局。區委政法委堅持充分發揮平安建設考評的“指揮棒”作用,圍繞重點工作多次開展動態考評、動態扣分,壓緊壓實責任。 工作保障到位——加大平安建設的投入,推動“雪亮工程”五期建設,充分發揮實戰效能。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利用“雪亮工程”抓獲犯罪嫌疑人446人,破獲案件404起。 三線發力 做好筑牢平安建設底板“搶答題” 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過去一年,全區主動創穩,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堅持“三線發力”筑牢平安建設底板,守護百姓安居樂業。 抓治亂創安成效明顯——新增查辦惡勢力集團5個,刑拘犯罪嫌疑人57人,新增一審判決2件6人;破獲118起養老詐騙犯罪案件,打掉犯罪團伙1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60人,涉案金額4464.24萬元。 抓維安促穩護航發展——上級交辦的第一、二批“治重化積”件化解率均達100%;圓滿完成全國“兩會”、黨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動期間安全保障任務。 抓源頭治理定分止爭——2022年以來全區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7704起,涉及人數15425人,涉及協議金額1.07億元。切實推進解決“執行難”問題,執結案件15748件,同比上升10.92%,結案率達93.07%,結案到位標的達20.91億元。 三維聯創 做好深化社會治理實踐“加分題” 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基層治理是一項重要課題,基層治理是重點,也是難點,基層安定穩定,整個社會就更平安。過去一年,全區堅持“三維聯創”做好深化社會治理實踐,夯實基層平安基礎。 “黨建注魂”引領基層治理——全面推行“把支部建在網格(小區)上”,共建立居民小區黨支部372個,城中村小組黨支部77個,實現工作覆蓋100%,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經驗被《中國組織人事報》《經濟日報》等報道,殿前街道嘉福社區和江頭街道園山社區網格黨建工作先后被《人民日報》報道,江頭街道和金山街道基層治理案例入選全省新時代黨建優秀案例。同時,常態開展“深化雙報到,為民解難題”活動,8510名在職黨員主動認領網格(小區)服務項目3600多個,連續兩年開展“百個小區的幸福鏈接”活動,先后推進近200個網格(小區)黨建辦實事項目落地。 “網格繡花”深化精細管理——區委成立社會治理綜合網格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綜合網格建設總體工作方案,建立區街兩級網格辦,推動設立社會治理科和區網格事務中心,相關工作經驗入選“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案例(2022年)。同時,加快“數字湖里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公安、衛健、人社、市監等部門數據“一口采集、多方共享”,去年5月10日至今,共核實“一標三實”數據300萬余條,網格事件處置率99.32%、結案率93.3%。 “科技引智”賦活機制運作——積極打造“政府導治、居民自治、平臺數治”社區治理新模式,推動基層“治”理向數字“智”理迭代升級。全力構建覆蓋全域的智慧安防單元和智能感知網絡,完成智慧安防小區建設565個、95.34%,居全市前列,實現轄區“智安小區”刑事類警情同比降幅65.36%,可防性接觸類警情實現零發案。首創動態感知海防雙引擎,新華社作了專題報道。 擊鼓催征,揚帆奮楫。2023新的一年,面對新使命新形勢,湖里區委政法委與全區各級平安建設責任單位將以“趕考者”姿態,從更高質量、更深層次統籌謀劃推進平安建設,為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中心城區貢獻平安力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