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月月十五查餐廳”走進翔安兩家餐飲店
2022-12-16 08:58:26?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突查熱門餐廳 直播曬出后廚 “月月十五查餐廳”走進翔安兩家餐飲店,近五萬名網友直擊檢查過程 執法人員在臨家社區餐飲翔安店后廚進行檢查。(記者 王協云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劉啟國)在鄉村中感受美景,在古厝中感受鄉愁,在農家樂中尋覓美食……近年來,翔安獨特的民俗文化、豐富的山海旅游資源、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游客慕名而來。“鄉村游”的興起,進一步帶動了這里的餐飲消費。本期“月月十五查餐廳”行動,市食安辦邀請了市民代表、市場監管部門和媒體記者一起來到翔安區,對兩家熱門餐飲店后廚進行突擊檢查,重點檢查衛生條件、設施設備、從業人員健康狀況、餐飲具消毒以及索證索票等。此次行動也進行了網絡直播,共有4.9萬名網友通過多個平臺一起直擊對兩家熱門餐飲店后廚的檢查過程。 檢查第一站:臨家社區餐飲翔安店 整體情況較好 細節上有疏漏 位于翔安區春江里87號的臨家社區餐飲翔安店,是一家主打閩南菜的餐廳。昨日上午,跟隨市場監管執法人員,記者與市民代表一同走進這家餐廳的后廚。現場檢查發現,該餐廳后廚烹飪間操作臺上,已開封的調味品均張貼食品標簽,標注了品名、開封日期、保質期等信息。在粗加工間,刀具和砧板均能按照色標管理:海產品使用藍色砧板和貼有藍色標簽的刀具,蔬菜使用的是綠色砧板和刀具。“這樣做能確保在食材處理上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執法人員表示。 在整體情況較好的情況下,翔安區市場監管局新店市場監管所副所長劉清源邊走邊查,仍然發現了一些細節上的疏漏之處,于是對餐廳負責人提出了整改意見:首先,存儲生食的冰箱存在積霜的情況,時間久了會滋生細菌且影響制冷效果;其次,熟食冰箱內的部分食材標簽內容不夠完整,沒有寫品名,只寫了日期等信息;存放在不銹鋼桶內,已熬煮好的高湯也未及時張貼食品標簽。參與檢查的媒體記者還發現,生食冰箱里一些已洗干凈的蔬菜和未拆封的預包裝食材混放在一起,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隨后,執法人員查看了冷食專間,對食材的標簽標識和專間的消毒記錄進行詳細檢查。在水果操作間,執法人員發現制冰機使用的冰鏟配有消毒水桶,商家表示,每次使用前會將冰鏟放在消毒水中浸泡,之后用清水沖洗。執法人員提醒,消毒冰鏟的藥水應按規定比例進行配制,并及時更換。 在水果操作間,雖然操作的器皿使用消毒水浸泡消毒,但并沒有配備紫外線消毒燈。劉清源建議商家完善水果操作間的設施設備,加裝紫外線消毒燈。 在這家餐廳,市民代表隨機選取了幾種食材,查詢是否上傳至“入市必登”系統。經過查詢,均能在該系統上找到相應的信息。 檢查第二站:廈門欽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對發現的問題要求商家立即整改 廈門欽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坐落于新店街道蔡厝南里一座閩南風格的大厝古宅。該公司旗下的“欽菜美食文化藝術空間”去年開業,是一家主打傳統古早味閩南美食的餐廳。在該店后廚,執法人員重點檢查了食材存放是否符合要求,半成品和已開封的調味品是否張貼標簽標識,海鮮進貨臺賬是否規范等。 檢查中,翔安區市場監管局新店市場監管所二中隊中隊長鄭聰明發現,后廚部分食材和調味品的標簽標識不夠完善,花椒等干貨在拆封分裝后沒有標清品名、限用日期等信息;手工豆腐、蒜苗等半成品食材,標簽上只標注了保質期,但沒有標明制作日期。備貨間的冰箱有結霜未及時清理。后廚操作間只安裝了一盞滅蠅燈,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導致蒼蠅飛入,且存在吊頂破損的情況。執法人員要求商家立即整改,加裝滅蠅燈,并對吊頂進行修繕。 此外,制冰機專用的冰鏟未按要求放置在消毒水中,而是直接放在制冰機內。執法人員指出,冰鏟在每次使用后都要浸泡消毒。 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新店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均一一拍照存證,并表示將對經營者做好相關食品安全教育,督促店家整改到位,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昨日的行動還邀請了第三方抽檢機構,由參與本期行動的市民代表現場點單,對白菜、茼蒿、包菜、花菜等4種食材進行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檢測結果均為合格。 【聲音】 翔安區人大代表康天偉:總體而言,此次檢查情況還是很不錯的。通過這種“不打招呼隨機抽查”的方式,能夠有效督促商家強化規范管理。希望“月月十五查餐廳”的活動能夠持續開展下去,讓網友們能一起直擊餐廳后廚,更直觀地感受到后廚的情況,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非常有意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