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區總工會做實做優“心靈港灣”特色品牌
2022-11-07 15:32:49?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從“心”出發 用“新”打造呵護職工身心 集美區總工會做實做優“心靈港灣”特色品牌 廈門日報訊(記者 江海蘋 通訊員 賴玉銀)“大家跟著我拍拍手、跺跺腳……”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心理講座熱身活動在廈門大白科技有限公司開展,這是集美區總工會“心靈港灣”服務團隊走進企業提供服務的一個縮影。 2019年以來,集美區總工會聚焦職工心理健康問題,創新構建“工會-社工-職工”的“三工聯動”機制,通過購買社會服務方式,以“項目制”為牽引,讓工會服務沉下去、社會資源引進來,打造職工“心靈港灣”的工會特色服務品牌,推動工會服務步入“心”紀元,讓職工快樂工作幸福生活。 開創工會服務“溫度”品牌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廣大職工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日益強烈。為了更好關愛職工心理健康,2019年9月,集美區總工會正式啟動職工“心靈港灣”項目。 項目啟動以來,每周二、周四和周六,一名心理學專業、國家級心理咨詢師,會到集美區職工服務中心的職工“心靈港灣”咨詢室駐點,與前來咨詢的職工進行交流,為職工疏導壓力。“心靈港灣”還開通心理咨詢預約電話,職工可以通過心理熱線預約“一對一、面對面”的心理疏導服務。 集美區總工會還在廈門士林電機有限公司開展“構建和諧人際關系”心理講座,針對具有差異性的職工家庭開展心理普及活動;在職工服務中心開展“丟掉壓力包袱”的團體心理輔導,讓更多職工享受到貼“心”服務…… “心靈港灣”堅持以構建轄區員工心理疏導機制和實施人文關懷計劃為中心,聚焦青年職工婚戀、中青年職工職業發展、職工親子關系“三大群體問題”,截至今年8月31日,“心靈港灣”通過走訪調研、面對面咨詢、舉辦講座、心理知識宣傳等多樣化心理咨詢服務,累計惠及1萬余人次。 “工會的‘心靈港灣’讓職工心靈有了依靠的地方。”集美區總工會已探索出一套以基礎服務為主,涵蓋團體服務、個體服務和定制服務等方面的“3+4+N”的工作模式,逐步構建“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務體系,把“心靈港灣”項目打造成為可復制、可推廣,有溫度的工會特色服務品牌。 多元滿足職工“心”需求 聚焦職工家庭普遍存在的“家庭與工作平衡難”問題,集美區總工會還常態化開展“家庭·心閱讀”線上讀書會活動126期,參與人次高達47987人次。此外,根據不同群體、不同年齡的職工心理需求,集美區總工會組織專業團隊走進企業,提供心理講座、團體心理服務、個體心理咨詢等多元化服務。截至目前,“心靈港灣”服務團隊共開展個體心理咨詢286次、團體心理輔導22場、心理講座68場,錄制心理微課堂29期,惠及職工11035人次。 此外,集美區總工會創新形式,以“心理微課堂”形式開展線上心理知識宣傳普及。邀請心理學專家學者,以線上錄制的形式,向職工普及前沿心理健康知識。“心靈港灣”已邀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陳秀瓊、蘇淑玲等專家錄制29條短片課程,累計時長近300分鐘。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集美區總工會通過“心靈港灣”開辟“云講座”,線上開展“疫情下助您安心入眠——我有招”“疫情下的‘空心病’”等心理講座。同時,組織轄區20多名心理咨詢師,開通“云服務”熱線,通過熱線電話、網絡平臺對職工開展心理干預,累計接聽求助電話近130次,通話時長達3200分鐘。面向多個特殊群體提供在線心理咨詢服務,開展“積極心理”打卡、心理論壇等活動70多場,惠及職工數萬人次。 集美區總工會負責人表示,“心靈港灣”項目為企業職工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群體化的心理服務,進一步提升職工工作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家庭與工作的和諧發展,努力實現“娘家人”對職工身心健康的深層次關懷。 【點擊】 秘密寶盒 “心靈港灣”有一個“秘密寶盒”,里面匯集了廣大職工的心聲。目前,“心靈港灣”工作人員發放近7000份調查問卷,聽取職工心聲,而這些調查問卷的結果都收入“秘密寶盒”,并梳理成年度集美區職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總結報告。 這些調查問卷來之不易,是集美區總工會人員以“掃樓式”調查和“定向式”拜訪的方法,深入走訪轄區237家企業收集而成的。此舉進一步了解集美區轄區企業的職工的內心世界和心理需求,為有針對性地開發心理服務項目提供數據支撐。 通過對“秘密寶盒”中職工心聲調查問卷的分析評估,“心靈港灣”快速查出職工存在的心理問題,更精準地對職工開展心理干預與疏導,幫助廣大職工學會運用科學的態度應對壓力和管理情緒,增強自信、疏解壓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