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這些高精尖手術,真牛
2022-10-18 09:00:00? ? 來源: 湖里區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 鄒玒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命。” 經多項研究發現,牙齒的好壞與全身健康密切相關。越來越多人對口腔健康高度關注,那么,你知道湖里區有一所公立口腔專科醫院嗎? 今天,湖里頭條將繼續推出“醫心為你”系列推文,帶你走進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揭開TA背后的秘密。 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以下簡稱:口腔醫院)是福建省首家成立的公立口腔專科醫院,經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長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口腔專科醫院,是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廈門市口腔醫學質控中心掛靠單位、廈門市口腔醫學會牽頭單位,并建設了廈門市口腔疾病診療重點實驗室。 院區跨島內東、西部及島外,含蔡塘、斗西、集美院區,此外,蔡塘院區科教綜合樓已進入建設招標階段,未來醫院總面積將超6萬平方米。 重點學科 該院擁有1個福建省級重點專科培育項目(口腔科)、2個廈門市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口腔修復科、口腔內科)。 人才建設 人才顯現“量質齊升”良好態勢,其中醫師團隊中碩博學歷人才占比72%,中高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占比81.5%,每年選派中青年骨干參與國內外進修學習,并推進名醫工作室建設、專家工作室建設。 植牙進入3D數字化時代 拯救你的牙齒 52歲的蔡女士因為牙周疾病,下頜牙只剩下5顆,盡管做過活動義齒,但咀嚼能力差,碰到硬食物,只能“望食興嘆”。由于牙齦萎縮,牙槽骨骨量嚴重不足,全口牙缺失多,余留牙少,確定種植位點較為困難,給種植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蔡女士抱著一絲希望來到口腔醫院就診,醫生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虛擬排牙,制作數字化種植導板,精確定位種植位點,為種植手術及修復操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最終,通過數字化種植修復技術,醫生為蔡女士完成了下頜半口固定義齒的種植修復。治療后,蔡女士不僅能夠正常進食,而且種植的牙齒與真牙別無二致,效果令人十分滿意。 ▲醫生為患者進行種植牙手術 近年來,該院廣泛開展數字化種植修復技術,縮短患者就醫時間及次數、提升治療效果、降低治療風險,背后體現了其三十余年來堅持技術創新發展的決心和效果。 切除下頜骨鴨蛋大腫瘤 取9厘米長自體骨重造下頜 精進專業技術,推動跨越發展。口腔醫院與武漢大學口腔醫院開展合作,成立全省首個口腔名醫工作室“趙怡芳名醫工作室”,提升口腔頜面外科團隊能力,開展了多項三、四級高精尖手術,在外科手術中成熟運用數字化技術,在“家門口”為口腔頜面疑難重癥患者提供國內一流的診療服務。 38歲的王先生就是這一服務的受益者。他被確診為左下頜神經纖維瘤,腫瘤面積似鴨蛋般大,且侵蝕左下頜骨,造成多個破洞,稍微使力咀嚼就可能導致左下頜骨骨折。 如果要進行手術的話,至少需要切除一半左下頜骨,不止外貌受影響,口腔功能也大受影響,這意味著腫瘤不僅要“切”,缺口還要“補”。 通過影像掃描及數據核對,醫療團隊確定了手術方案——王先生胯部的左髂骨與左下頜骨缺損組織匹配,不對生活造成影響,且骨量豐富,后期再需要做種植牙可以達到種植要求。 口腔頜面外科團隊利用多項數字技術,將影像的數據采集、三維構建的軟件、3D打印技術融合在一起,以及基于圖像的技術、混合現實技術,將虛擬與現實結合,提前預測手術效果,在手術中可直接將虛擬圖像映射到手術部位,將取下的髂骨與虛擬圖像比對是否符合,精確地按手術方案進行實際操作,就連切割線都能做到十分精準,誤差控制在1毫米左右,確保手術成功。 ▲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團隊正在進行手術 精細術前方案,做好完全準備后,最終,醫療團隊成功從王先生體內分段取下共9厘米長、自帶血管的髂骨骨塊與切除腫瘤處的骨塊進行吻合,成功重建王先生的左下頜骨,骨塊成功存活。 “沒想到,下巴還能恢復到與術前一樣。”手術結束后,王先生放下了懸著的一顆心。 口腔醫院在提升科室團隊能力的同時,還推動多學科聯合診療,集合各口腔學科專家力量,開展諸如開展正畸-正頜外科聯合治療等,為口腔疑難重癥患者帶來1+1>2的臨床服務成效。 ◆微信公眾號預約: 通過“美麗廈門智慧健康”公眾號預約 (點擊菜單欄“預約導診”—預約導診—醫院預約—選擇“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通過“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公眾號預約 (點擊菜單欄“導診”—預約掛號—蔡塘、集美、斗西) ◆網站預約: 廈門市門診預約統一平臺 https://www.xmsmjk.com/urponline/ ◆全市門診預約電話(24小時): 0592-96166 ◆現場自助機預約掛號: 各院區自助服務終端預約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