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杏林灣:一灣碧水 延展生態畫卷
2022-09-29 08:24:41?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一灣碧水 延展生態畫卷 杏林灣是集美的“生態客廳”,以生態高顏值助力市民宜居宜業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迎著秋日的微風徐徐騎行,不時有白鷺從眼前飛過,還可以遠眺集美新城、園博苑、集美大學的優美景致——上周末,風景宜人的杏林灣水上自行車道照例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專程從島內趕來的許熠輝是一名老騎友,“幾年前就在網上看到杏林灣有一段‘最美海上自行車道’,我和朋友來體驗了之后非常喜歡這里,一路騎行攬風聽海,風景超美!” 不限于這段2公里的水上自行車道,事實上,近年來,沿著杏林灣一共形成了長達20多公里的環灣綠道,沿途建有連續步行道、騎行專用道,一路串聯起集美學村、海堤、水上運動中心、園博苑、杏林灣營運中心、集美新城市民廣場、軟件園三期等集美最重要的地標和景觀,成為可媲美環島路的“靚麗風景環線”。 10年間,隨著集美新城的開發建設,杏林灣及周邊從以前較單一的水庫功能和較偏遠的農村圖景,逐漸變為城市的“視野中心”。坐落于集美新城中心區域的杏林灣水域面積約6.9平方公里,包括中心水域、九天湖水域及園博苑若干島嶼。如今,依傍著杏林灣,聚集著幾十萬居住、產業和高校人口,杏林灣的生態顏值,直接關系著集美新城的宜居宜業品質。 近年來,隨著上游農村污水治理、沿灣截污納管、生態綜合修復提升等系統工程的相繼推進,杏林灣的生態環境逐漸向好。2017年,杏林灣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被列入第一批省重要濕地保護名錄。 位于杏林灣西北部的九天湖,在杏林灣水域治理版圖上有著重要意義。這里緊鄰靈玲國際馬戲城、中航城等人流密集的景區和居住區,生態影響較大。但由于九天湖本身位于杏林灣的末梢,其自身水體的流動性較差、水動力不足,給水環境整治帶來了挑戰。 在前期截污的基礎上,今年,集美新城九天湖試驗區水環境治理工程項目進一步啟動,通過清淤削減底泥、引入微生物調控水質等,加快水域生態修復。有關部門介紹,在九天湖南側,將建設2萬平方米的生態廊道,打造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觀和科普示范區。 擔負著集美“生態客廳”的使命,杏林灣將越來越清、越來越美。據悉,經過上一階段整治,目前杏林灣水庫監測斷面平均水質達到湖庫型Ⅴ類標準。有關部門表示,通過生態修復、系統治理,到2025年,將力爭實現杏林灣水質穩定達到湖庫型Ⅴ類水的目標,進一步打造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自然生態花園。 【訪談】 集美區市政園林局市政科科長陳少青: 杏林灣進入水域治理新時代 水域治理是系統工程,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作為在市政口線長期奮戰的老兵,陳少青從2014年開始就參與了杏林灣上游農村污水治理、九天湖水域整治工作。在他看來,杏林灣水域治理已經從外源治污的“1.0時代”轉入削減內源污染、修復改善生態環境的“2.0時代”。 “近年來,在市區兩級和多部門的協作努力下,杏林灣基本完成了上游支流截污和‘正本清源’排污口排查等工作,目前52個環灣排口實現截污,杏林灣水質總體得到改善。” 陳少青說。 距離杏林灣不遠,日處理量為5萬噸的前場污水廠一期工程已經建成投用。據介紹,前場污水廠的規劃總規模為60萬噸/日,對于提升杏林灣周邊污水整治成效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升污水集中處理效率,今年底,杏林灣周邊四座小型污水處理站將實現關停或納管改造,解決小型污水處理站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更好地“管住”外源性污染。 “下一階段,杏林灣將強化內源性污染的治理工作,通過開展杏林底泥環保清淤削減內源性污染,同時結合生態修復措施進一步凈化杏林灣水質,打造更加美好的灣區生態。” 【記者手記】 美好生態 美好生活 夜幕降臨,杏林灣環灣綠道的路燈如星光點點亮起,照亮跑步騎車、散步鍛煉的人們;幾個月前正式開放的杏林灣“口袋運動場”,已有1個五人制足球場、9個三人制籃球場投入使用,為軟件園三期的白領和新城的居民提供運動好去處;周末假日,水上運動中心、水秀廣場的草地迎來熱愛戶外野餐的年輕人,大家呼朋喚友,在灣邊賞景泡茶、度過愜意時光……如今,杏林灣不僅是集美的濕地“綠肺”,更成為備受市民鐘愛的樂活城市公園。 在生態治理的背景下,杏林灣日益煥發青春,成為呈現集美城市格調的“門面”,承載著集美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官宣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依傍杏林灣的集美新城核心區成功入選。記者獲悉,未來集美區將在杏林灣沿線、集美新城核心區驚喜打造高品質夜經濟帶和文旅商圈,進一步“點亮”杏林灣的活力和人氣。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